萨洛尼卡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登陆地点,这地方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区。

冬天太冷还潮湿下雨,夏天干燥而且很热,对于那些生活在温带海洋气候的英法联军士兵来说,这无异于是炼狱。

而更雪上加霜的是,他们又处于沼泽和山区之中,无数的蚊子将在这里繁殖后代。

在联军的军营里面,疟疾如死神一样肆意横行,防御疟疾所带来的传染病比防御敌人还要难。

(战后统计,英法联军总共战死2.5万人,但是感染疟疾的士兵总人数高达16.5万人。)

士兵们被要求定期服用奎宁,并且远离一切死水潭。

另外由于希腊政府的分裂行为,导致了英法联军在这边迟迟无法发挥作用。

而且因为这边恶劣的自然条件,导致英法联军到了这边后,啥事也不干,直接搞起了大基建工程。

英法联军的前任总司令莫里斯.萨瑞尔成了萨洛尼卡地区的总包工头,他带领手下官兵,建港口修道路,搭建自己的兵营,补给仓库,指挥所和防御系统。

一战东西线打的热火朝天,萨洛尼卡这里却是安稳的一比,这边的官兵根本不用担心敌人打过来,他们最烦恼的就是怎么防治疟疾。

为了防止蚊子,这边的士兵都会穿戴一种类似稻草人的防蚊服,稍一走近就能闻到呛人的防蚊药水味道。

要说一战最无用的战线就是这里了,不但没什么屁用,还浪费了许多兵员。

英国往这边派驻了4个预备师,法国人则是9个预备役师,而且意大利和沙俄也分别派驻了1个师,再加上从塞尔维亚败退过来的25万士兵。

整个萨洛尼卡地区聚集了四十万协约国士兵,愣是在3年多的时间里,寸功未立。

简直荒谬至极!

最后英法联军总司令福煦元帅也看不过去了,直接把莫里斯.萨瑞尔踢走了,换成了路易.弗朗谢.德斯佩雷。

这位新任联军司令是个务实的人,他极力主张东进。

原时空也就是这位在1918年东进开创了巴尔干地区的新篇章,让这个地区的战线展现了一些活力和生气。

……

南华第二批运来的士兵只有3万人,带队长官是之前参与东非坦噶战事的郑通军团长。

他到达萨洛尼卡后,首先拜会了英国的代表乔治中将,这位无能的中将面对郑通表现的相当倨傲。

这让郑通十分不爽,是以两人随意寒暄了几句,郑通就告辞了。

接下来郑通去拜会了德斯佩雷将军。

德斯佩雷的脸很小,特别是下巴,十分小,整张脸有些不协调。

他的名字十分复杂,这令英国总参谋部头疼不已,因为英国军队无法正确宣布他的名字,于是给了他一个绰号:“绝望的弗兰基”。

虽然这个老将胡须眉毛已经白,但他眼神坚毅,且他对于南华军的到来十分激动。

“请坐,郑上校。”

对方表现的谦逊有礼,郑通自然也会对这位老将保持尊重。

“谢谢。”

双方就座,德斯佩雷拿着烟斗看向郑通,用英语问道:“我想知道贵军的战略意图?”

到这时候了,郑通没必要藏私。

他开门见山道:“我们从本土出发时得到的任务是:打破这边的同盟国封锁,光复塞尔维亚,然后攻入奥匈帝国。”

听到这里,德斯佩雷将军赞许的点头,“好,很好,贵军是务实的,我也有此想法。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具体的战略突破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