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他很忙,都没有时间好好的陪陪闺女了。
“陛下放心,臣已经安排妥当了。”蒙毅认真的说道。蒙毅做事稳妥,嬴政很放心。
第二日,赵青芮带着春喜走在咸阳城中,她准备先在咸阳逛一下,昨天只看到了一小部分,她不知道的还很多,先了解一下这边的情况之后再去墨家。
盛关平已经告诉了她墨家的位置了,墨家的人就常驻在咸阳,随时都可以过去。
咸阳的人比北地郡的人多多了,来往之人络绎不绝,叫卖声不绝于耳。
这样的场景,还是她来到大秦这么多年第一次见到呢。
“小姐,咸阳好热闹啊。”
春喜同样是第一次来咸阳,周围卖的东西大多都是泾水亭没有的,种类也比泾水亭多多了,只觉得眼睛都不够看了,看什么都觉得新奇。
赵青芮点了点头,相比北地郡,这里确实很热闹,毕竟这里是大秦的都城。
不过这些东西在赵青芮的眼中,都是古董,放到未来肯定值钱。
只是,这里的东西还是太单调了,和现代的热闹相比差远了。
她还看到了一些眼熟且稀有的东西,这是阿翁送回去给她的。
阿翁确实在尽量给她最好的东西,想到这些,赵青芮的心情都跟着明媚了几分。
逛了一会儿,除了一开始觉得新奇之外,赵青芮很快就失去了兴趣。
咸阳一处热闹的茶寮,诸子百家的人在宣扬自家的流派学说,吸引了赵青芮的注意。
看到这一幕,赵青芮带着春喜找个位置坐了下来,饶有兴趣的听着他们的辩论。
农家的人谈及春种要种什么东西,该怎么种植,怎么才能让产量高一些。
医家的人讨论着自己遇到的疑难杂症,该用什么方法治疗。
纵横家以纵横捭阖之策谈论着大秦如今的局势,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
道家的人宣扬着无为而治的思想,名家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的学术活动。
这样热闹的场景,喝的虽然是茶水,赵青芮却觉得自己有些醉了。
真好啊,就该百齐放才是。
若是按照历史的发展,以后可是见不到的场景了。
汉武帝施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来巩固统治,只剩下儒家的流派,其他的流派就更加的没落了。
春喜也站在赵青芮的身边看着,完全不懂那些人在说些什么,怎么小姐还看的津津有味的?
赵青芮对这些人都很感兴趣,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等回头大业成了,一定要让这些人都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才行。
这些人谈论的很多的理念,就算是放到现代,依旧十分惊艳。
尤其是墨家的那些人,他们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
“小姐,那就是墨家的人,咱们要过去吗?”听到墨家的那些人发言,春喜小声的问道。
“不用,明天去。”赵青芮摇头。
她有自己的打算,她需要很多的墨家的人帮忙,虽然她有信心自己的锻造技术可以吸引他们,但是这里并不是说话的地方。
再说了,要上门拜访,哪儿能这么随便,她还特意给墨家的人准备了礼物呢,相信他们肯定会喜欢的。
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赵青芮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始皇帝陛下就把这些人才随意的放着,不重用,实在是暴殄天物啊。
大概是赵青芮之前听得太认真了,也引起了那些谈论的人的关注。
“在下杂家茅,姑娘也对我们说的事情感兴趣吗?”见赵青芮要走,一个青年走了过来。
赵青芮的长相出众,加上一直盯着他们这边看,他们想不注意到都难。
这姑娘看着面生,应该不是咸阳的人。
赵青芮面色古怪,“杂茅?”
没想到还有人叫这个名字的,真是长见识了。
“可以这么叫我。”杂茅微笑,心砰砰的跳的飞快,是心动的感觉啊。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