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起早贪黑的,都不知道为了什么?”
“关键还有学生,他们就应该作为改革的炮灰吗?他们就应该垫底吗?“
“榆阳就不是bj人了?怎么我们就得不到重视呢?“
“主任,您知道吗?我们教研员说了,市里开改革高考调研会,都不通知郊区县,人家根本都不拿我们当回事。“
……
初夏理解老师们的郁闷,他们没处发泄,必然得给个出口才可以。自己就像垃圾桶,接受来自不同层面的不同人群的抱怨、愤怒与不甘。
最让人痛心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学生们发来的信息。除了报喜的,很多么有上线的学生都是延迟才发来信息。
“夏哥,后悔了,不该不听你的话,高一的时候就好好努力就好了。”
“有点懊丧,觉得没脸出门。”
“准备打工去了,考不上,还不挣钱,这假期得被唾沫淹死。”
“我妈骂我是废物,学了十二年连大学都上不了,还搞什么对象?呵呵。”
“夏哥,是不是上高中就必须考大学?考不上难道必须死吗?”
“夏哥,有点后悔上高中了,什么用呢?”
“昨天和我爸吵架,他又把我给抽了,说我没用,天天混吃混喝等死,哪天我死给他们看看,看到底谁更狠?”
初夏手指都按疼了,她怕发语音,这些孩子不看,很多都是轻装坚强,背后其实幼稚软弱的不得了。她就一个个劝,电话不通,就发信息,找班主任劝慰,找家长做工作。
“您是年级主任啊?什么破学校,之前不是说上线了吗?怎么考不上?你们都吃干饭的啊!”
“早知道我就送我们家孩子去市里找私立念书了,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什么上线率突破85%,现在我算是看透了,你们吃公家饭的都是废物。”
“哎呀,老师,我们家闺女没事,反正他爸包山,考不上考不上呗,甭听她笑bb,到时候找个人嫁了得了。”
“不用劝,就是废物,我们不怪老师,谁让他不好好努力,我就欠抽死他。”
这一年的6月如烙印般刻在初夏的心中,无论多久,回忆起来的都只剩下痛心、不甘与懊恼。整个国家的教育改革在加大力度进行,不只有bj市,其他各省区都在疯狂的前行,改革必然就要做出牺牲,2018终将过去,2019马上来临。
国家需要大量创新人才,而作为基础教育的终点站高中来说,究竟何去何从,都是一个问号?初夏毕业十年,经历了三次教材大改,现在也到了更加复杂的变化前沿。送走2018,马上就要接手选科的新一届了,可是究竟走不走班?怎么走班?如何吸取2018的经验,哪些是可做的,哪些又是不可做的?太多的问题,摆在十字路口中央,等待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们去找到答案。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