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一朝名声鹊起,天下谁人不识君(1/4,求首订)

腊月初八,粥香瀰漫在整个韦府。

天色初明,韦谅已经换好了一身黑色锦衣,在膳间和母亲韦氏一起吃完了腊八粥。

放下碗筷,韦氏这才看向韦谅,有些不悦的问道:“这一趟陇右你就必须要去吗?”

韦谅神色轻鬆的苦笑:“阿娘,这一次兵部核查陇右,本就是儿子的职责,更別说,还要隨从监军一起西行,圣人那里说不定还有別的安排。”

“你也是,一个月在家没有几天,到年根了,还要跑去陇右。”姜氏有些不满的抱怨了一句,不过她终究是官宦人家的女儿和主母,知道君命不可违,只能无奈接受。

抬起头,姜氏看向外间,嘆声道:“这新年,你阿耶也不回来,家中就剩下阿娘一个人了。”

韦坚在陕郡修缮漕渠,已经大半年了。

令韦谅欣喜的是,他说的话,韦坚是真的听进去了,按照比原本设计还要宽一半的宽度进行修缮。

这也意味著,陕郡漕渠的工程起码要比原本耗两倍的时间,才会完成。

这不仅直接將韦家从朝中权爭漩涡中脱身出来,同时一旦功成,韦坚可以此功,一步而进宰相。

虽说还不至於彻底从未来的皇甫惟明一韦坚案脱身出来,但无疑,主动权大了许多。

韦谅笑著安慰道:“阿娘怎么会是一个人呢,舅舅也在长安,而且还有太子府,郡主也在呢!”

韦谅的舅舅姜庆初,这一年就待在府中安心的调养身体,不说是外人,就是韦谅也没有见过他多少次。

相对安分。

当然,韦谅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忙。

家他都没有回几次,更別说是关注舅舅姜庆初那里了。

姜氏听到儿子提到郡主,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你啊,有了媳妇就忘了娘,郡主还没过门呢!”

“也快了,不是吗,等到儿子明年三月从陇右回来,说不定,家里就可以直接准备婚事,迎娶郡主了。”韦谅轻声安抚,他的眼神中,也带出一丝憧憬。

“你啊!”姜氏无奈的摇摇头,隨即嘆息一声道:“不知道为什么,你这次离开长安,阿娘心中总是有一些不安稳,但哪里不安稳又说不出来。”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是正常之事。”韦谅轻轻低身,道:“族中在陇右,也有多位族人在任长史,司马,甚至参军县令,儿子到了陇右並不是没有支撑的,而且儿子还要去陇西牛氏去转转,他们在陇右军中子弟眾多,有什么需要的,直接找他们就是。”

“还有皇甫节度使。”姜氏白了韦谅一眼,说道:“皇甫节度使好歹也是忠王府出身,阿娘去拜託太子去信让他帮忙照顾。”

太子李亨,未为储君前,称忠王。

“別!”韦谅赶紧摆手,说道:“阿娘,儿子此次是隨中使一起去陇右监察的,中使任监军,儿子要查陇右这一年整顿的实情,要和皇甫节度使要作对的。

公事如此,现在弄,只会一塌糊涂,还不如留下私情,將来缓和关係的好。”

“好吧。”姜氏终於听出了一丝朝中针对皇甫惟明的態度。

这种情况,太子府就不適合参与了。

“对了,阿娘,儿子这里有一封信留给郡主,新年的时候,阿娘转交给郡主。”韦谅从袖子里面取出信封递给姜氏。

姜氏又气又好笑的说道:“你啊,眼里只有郡主了!”

韦谅轻轻低头,有些不好意思。

府门外,韦谅翻身上马,对著站在门口的母亲姜氏轻轻点头,然后一催马,带著八名家中护卫,还有张镐一起朝西坊门而去。

姜氏站在门口,看著韦谅远去,目光一直没有收回。

韦谅骑在马上,深沉呼吸,握住刀柄,稳住自己。

他害怕自己一个忍不住,就翻身下马,然后跪倒在地上向母亲行礼。

他这一趟去陇西,真正的目的,还有这里面的风险,是一个字都没有提。

黄河冰道,险峻悬崖,还有极度精锐的数百吐蕃將士,甚至还有石堡城下,隨时可能反扑的无数吐蕃大军,这里面的生死危机,他一个字也不敢提。

他真的怕嚇著自己的母亲。

当然,这一趟虽然危险重重,但韦谅有相当的把握能够有成,然后平安返回长安。

回来之后,他就能安心的和郡主成婚。

多子多福。

而且,有了这一趟,韦谅就能彻底的奠定自己的根基,將来即便是真的发生了什么,他也有足够的力量。

走!

十几匹战马快速有节奏的朝著金光门而去。

快到金光门,韦谅才缓缓的拉住马匹,看向身侧的张镐道:“张兄,里外诸事,某已经安排过了,张兄安心备考就是,某只有一个要求,兄这一次一定要高中。”

张镐拉住马匹,对著韦谅拱手道:“绝不负郎君期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