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蛊,朝闻道夕死可矣。闻道蛊,上古十大元蛊之首。身若元蟾,腹有乾坤!独震乾坤如虎踞,云根深处悟玄机。闻道元蛊通真意,谁敢爭先论朝夕?”

小天第一次听说闻道蛊,是从金蝉寺的同名电视剧里。

天下灵武出金蝉,金蝉说的便是金蝉寺,作为妖蛊界的泰斗,金蝉寺以降妖除魔为己任,武宗高手辈出,尤其是觉醒了天罡魔猿的孙刑者,炼化了七十二种妖蛊,演化出七十二种灵武神通。

继孙刑者,五百年后,金蝉寺又出了觉醒地煞刚鬣的诛八界,修欢喜禪,勘透红粉骷髏之法,又为金蝉寺添三十六灵武。

自此,金蝉寺靠著一百零八种灵武神通,威震神州,然而,如若不是那个朝和尚,禪宗的宗主,觉醒了舌绽莲,让禪宗第一次当家做主,闯下了弥天大祸,金蝉寺也不会这般声名狼藉。

朝和尚试图通过讲道理来说服妖魔,他身骑白马信心满满的出发了,在游歷西方之时,遇到了艾尔兰帝国的大洋马,尝了点甜头,三言两语便被白股精骗去了元血,遗失了金蝉寺的镇寺之宝,八翅天蝉蛊。

八翅天蝉,在十大元蛊当中排名第二,是金蝉寺稳定產出天域高手的保证,天蝉遗失,致使金蝉寺的实力下滑,泰斗的地位也不保。

为了戴罪立功,朝和尚在武宗的帮助下,组队前往西方寻找传说中的闻道蛊,他重新凝聚的六翅灵蝉蛊与闻道蛊有一些神秘的联繫,《碎仙诀》中记载著一句禪语,蛙鼓而蝉鸣。

电视剧《金蝉寺》的结局很美好,然而事与愿违,从金蝉寺这些年的作风就能窥得一二。

武宗高手为重振金蝉寺,蛊惑眾生,四处化元,挑选元血中蕴藏著灵蝉血脉的改命人,夺人元血,只为能够重凝天蝉真身。

金蝉寺之所以大方的將灵武神通以及《金蝉开窍》公之於眾,是为了保证有源源不断的改命人诞生。

改命人的元血中有能够连通天地灵韵的灵蛊,金蝉寺以降妖除魔的名义,视芸芸苍生为灵药,终究是惹了眾怒。

十年盪魔之后,金蝉寺的妖僧早就不敢明目张胆的化元了,但,不敢不代表没有,那灵蝉的魔性又死灰復燃了。

六翅灵蝉起初是魔蝉,为洪荒五凶之首,铜皮铁骨,水火不侵,它食量惊人,堪比上古异兽饕餮,所过之处,寸草不留,为祸神州。

上古大能剥其妖性,以其茧锻造成八宝战甲,贬其真灵,封其血脉,本以为它再也不能为非作歹了,哪曾想六翅魔蝉的天赋神通为金蝉脱壳,上古大能封住的只是它的假身。

不过最后上古大能还是用双拳把六翅魔蝉感化,许它转生为人,为了防止它再脱壳逃走,大能剃了它的毛髮,头顶做以標记。

让他终日诵经为神州祈福,为曾经造下的杀戮赎罪,终身不能再吃荤腥,只能吃素,终於蜕变为六翅灵蝉之身,这便是金蝉寺的由来。

金蝉分身同样也能够助人开窍,但这也是阳谋,吃了金蝉分身,便会沾染一丝金蝉血脉,一旦被金蝉寺的僧人察觉是有元人,便会被请去金蝉寺献出元血。

当初的六翅灵蝉能够进阶成为天域的八翅天蝉,是因为它炼化了孙刑者和诛八界降服的那一百零八只妖蛊,然而自八翅天蝉遗失之后,金蝉寺遇到几次危机差点被灭寺。

风雨飘零千载,金蝉寺的妖僧,凭藉著金蝉脱壳的本命神通,延续著寺庙的香火,自新泽成立之后,往日的千年古剎,也成为了旅游景点。

似乎隨著十年盪魔,妖僧已经被诛灭殆尽,然而只有开了窍的改命人知道,金蝉寺只是戴上了偽善的面具。

只有战乱的地方,宗教才能大肆发展信徒,听雷瞎子说,金蝉寺的妖僧早就在海外开了分寺。

黑石山位於南原郡,属於金蝉寺的势力范围,金蝉寺的俗家弟子游走在法律边缘,常常以金蝉寺铸造金佛为由,隨便编些幌子,为难改命人。

咕呱,咕呱

小天听到了蟾鸣,通过门缝,看到了本源道脉的倒影,那里真的虎踞著一只元蟾,与朝和尚说的一模一样,只是它的处境有些不妙,它也被九道墨环锁著。

闻道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常人开窍之后只能感知天地灵韵,而闻道蛊却能催动天地灵韵。

就比如小天,他身具火脉,还未入道,便能催动天地灵韵,只是那般汹涌的天地灵力竟然都没有衝破墨环的封锁,让小天有些疑惑,还有什么玩意,比闻道蛊还要厉害?

第一个发现闻道蛊的,是一百万年前的燧皇。燧皇是第一位人皇,他也身具火脉,是传说中的炉中火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