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弼更是听得全神贯注。

他虽更侧重经世致用之学,但文学修养亦是极高。

此刻闻听这番前所未闻的词学新论,只觉思路大开,仿佛窥见了一个全新的学术天地。

他忍不住追问了许多细节:词之“理”与诗文之“理”区別何在?慢词长调与小令意境营造有何不同?如何评判词之高下?

晏几道一一应对,不疾不徐,引证丰富却又绝不卖弄,態度诚恳至极。

他既能引用父亲、柳永等当代大家的词作分析,又能从诗歌的《诗经》《楚辞》源头谈起,比较二者异同。

更时时强调“情真”为词之根本,其见解之深刻、视野之开阔、逻辑之清晰,彻底顛覆了富弼对他以往“偏才”、“狷介”的印象。

更让富弼暗自惊异的是晏几道这个人的变化!

眼前的少年,言谈举止间那份落落大方,那份未语先笑的温润亲和,那种倾听时专注的神情、回答时诚恳的眼神,都让人如沐春风,不由自主地心生好感与信任。

这哪里还是记忆中那个敏感孤僻、有时甚至显得乖张彆扭的小舅子?

这分明是一位温润如玉、胸有丘壑的谦谦君子!

富弼看著侃侃而谈、光芒內蕴的晏几道,心中震撼无以復加。

他久经官场,看人极准,深知一个人学识或可突飞猛进,但心性气度的蜕变却非一朝一夕之功。

这小舅子,怕是经歷了某种不为人知的“顿悟”,確实是脱胎换骨了!

富弼在观察晏几道,晏几道亦是在观察自己这个大姐夫。

见得富弼神情,晏几道心下暗暗欢喜,看来今夜自己的表现不错,已经初步得到姐夫的认可了。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前世姐夫没有怎么提携自己,不是因为忘恩负义,而是因为当时的自己实在是不可造就。

现在自己展现出与前世截然不同的才能以及利於官场的心性气度,富弼自然愿意提携!

不过,还不够!

酒过三巡,晏几道才仿佛不经意间提及:“今日胡先生厚爱,竟欲在太学增设『词理论』一课,命几道暂代主讲,以期拋砖引玉。

几道年少学浅,实在惶恐,已恳请先生容我多准备些时日。”

“噗——”

晏殊刚入口的一杯酒险些喷出来,猛地咳嗽起来。

富弼手中的筷子“啪”地一声轻落在碟上,眼睛瞬间睁大。

就连一直微笑著听弟弟说话的富弼夫人,也惊得掩住了口。

主讲太学?!

胡瑗先生竟然做出了如此惊世骇俗的决定!

而更惊世骇俗的是,晏几道竟然应下了!

厅內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唯有烛火噼啪作响。

良久,富弼率先长长吸了一口气,目光复杂地看著晏几道,语气无比郑重:“叔原,你……可知这其中分量?”

“几道明白。”

晏几道起身,恭敬答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然胡先生以为词道亦乃大道,几道所学若能於太学诸生有所启发,於词学发展有所推动,则虽千万人吾往矣。

且先生允我从长计议,並非立时开讲。”

晏殊看著儿子,看著他眼中那不属於十四岁少年的沉稳、坚定与清澈。

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化作一声带著无比骄傲与丝丝担忧的嘆息:“好……好一个『虽千万人吾往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