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杜如晦再次问道:“敢问陛下,此法比之前如何?”
“快十倍有余!”
李世民耐心的回答道,心中宽慰,杜卿不知此事,还是跟朕一条心。
“十倍!”,杜如晦心中一动,面带惊喜的开口道:“陛下此物甚好,有了此法,来日我们可以大举在各地开办官学,费必然少上不少!”
“天下寒门子弟必然受益!”
杜如晦说出了他內心的想法。
“开办官学?”,李世民一愣,前些日子他好像也在哪听过。
是姓陈的那滑头小子。
“居然跟朕的杜卿思路相仿。”
李世民觉得自己应该对陈生更加重视点了。
“自然是好事,只是杜卿你也看见,如今长安纸价上涨,怕是有人不想让利於寒门!”
李世民指出了现状,有人不让。
这…,杜如晦低头开始思考对策。
“陛下,依臣之见,炒作纸价之人无非求利,散利天下,其不攻自破!”
房玄龄也起身开口道。
“房卿有何妙策?”
作为自己身边智囊团最高的几位,李世民还是充分的尊重。
“陛下既然想以印刷之法利天下寒门,不如早日公开其法,让各地世家学去。”
“直接让世家学去?”,李世民不太愿意,他还想以此为凭,降低世家在读书人里面的影响力。
毕竟,用著皇家的东西,自然要接受皇恩浩荡。
“陛下,这印刷法怕也做不到绝密,若是只供各府印刷,怕是规模不足,难以顾及天下学子。”
“若陛下为天下学子著想,不妨让各世家参与其中,一是其规模自然够满足天下学子所需,二是各地有了此法,必然也不愿纸价上涨,长安纸价自然不攻自破。”
房玄龄说的是釜底抽薪之策,炒作纸价的世家之所以这般无顾忌,自然是其他世家默认。
没有损害其他世家利益,自然同气连枝。
若是各世家都有了此法,自然不愿意纸价一路上涨,这样就等於从他们嘴里挖钱財。
“房公此计甚妙!”
倾听的杜如晦眼前一亮,表示赞同。
“辅机,你看如何?”
李世民也有些被说动,又问了下长孙无忌的意见。
“杜公,房公,所言高论,自可依其行事。”
张孙无忌似乎有些心事,只是话语间不断附和。
“那便依房卿之法行事,明日朝中再议!”
……
参加完议事的长孙无忌回到家中,刚待脱下官服,就有下人通知有客人来访。
长孙无忌只好再次穿好官服,迎接客人。
“叔公,你怎么来了?”
客人是个老者,年过甲,一副老態。
“听说陛下叫你去议事,是这长安纸价之事吧!”
老者的眼睛有些睁不开了,不跟他客气,直接了当开题。
“是有此事,叔公没参与此事吧!”
长孙无忌皱眉,难道自家也参与其中?
“长孙家可瞧不起这些小钱,是江南那边的两家搞的动作!”
老者不在乎的摆了摆手,口中多有居傲之色。
“那便好,长孙家还是不要参与其中就好,陛下对此事恼怒,怕是吃罪不轻!”
“呵,无妨,歷朝都一样,杀些人罢了!”
叔公的话语让长孙无忌更是眉头一皱,他感觉事情好像没这么快解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