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坦诚相见后,夏夜便在“白衣阁”安顿了下来。王明將一间还算完整的厢房收拾了出来,虽然依旧简朴,但至少乾净整洁,他还不知从哪里翻出一张看起来还算结实的木桌,方便夏夜放置物品。
接下来的日子,夏夜的学霸本能被彻底激活,但她並未试图去顛覆或超越,而是以一种纯粹的探究和验证心態,沉浸到王明那套独特的、基於无数实践经验的炼器体系中。
当王明拿起那块黑黢黢的“沉铁”,讲解其共振特性时,夏夜若有所思地接过来,指尖细细感受著那冰冷粗糙的质感,並未立刻发表见解,而是仔细回味著刚才王明灵力注入时,那材料內部传来的极其细微的、有规律的震颤。
片刻后,她才沉吟道:“王明导师,这种震动……感觉並非均匀作用於整体,更像是精准地针对了材料內部某些特定的……薄弱点?像是用一种巧劲,暂时协调了內部的不协调之处?”
她小心地选择著词汇,避免使用“晶格”、“频率”等过於地球化的术语。
王明眼睛微亮,有些惊讶於夏夜的敏锐感知,他习惯性地想捋鬍子,手抬到一半才意识到自己现在是以真面目示人,脸上只有皱纹,只好有些尷尬地放下手,轻咳一声道:
“有点意思!你这丫头感知力倒是刁钻!没错,沉铁內部並非铁板一块,有其天生的『脉络纹理』。灵力震盪需顺著其『纹』,因势利导,而非蛮力衝击,方能奏效。这可是老夫当年失败了上百次,炸了好几个炉子才勉强摸出的门道。”
他话语中带著一丝歷经挫败后终於掌握诀窍的得意,以及愿意分享这点心得的坦诚。
夏夜认真点头,心中却不由自主地进行著跨世界的知识翻译和类比:“『脉络纹理』……可以理解为內部结构的非均匀性和缺陷分布。『巧劲』、『因势利导』……是通过特定模式的能量输入实现局部结构的优化或功能化。虽然原理框架不同,但这种『尊重材料本性,高效利用其特性』的核心思想,竟是相通的。”
又比如,那“枯泽藤”,王明演示其用祖传药液浸泡后变得柔韧且极度耐热的过程。
夏夜仔细观察了药液浸泡前后藤蔓纤维的变化,甚至用手指轻轻捻动感受其韧性,然后才问道:“导师,这药液的作用,是否是主要为了去除纤维中某些容易在高温下碳化的杂质成分,並使其结构更加紧密稳固?”
王明闻言,仔细想了想,点点头又摇摇头:“去除杂质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让其『活』过来,更能与灵力流转相契合,自成一体,內蕴圆融。唉,这方子是先祖传下的,玄妙之处很多,老夫钻研至今,也只敢说略懂皮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
他坦然承认了自己知识的边界,语气中带著对先祖智慧的敬畏以及对未知的些许无奈。
夏夜並未追问配方细节,而是默默记下现象和效果。她意识到,修仙界的许多“经验”和“感觉”,可能蕴含著超越当前地球科学理解的能量效应和深层法则。
但其底层关於“物质”与“能量”交互的逻辑,或许存在某种抽象的共通性。
她的优势不在於懂得更多这个世界的知识,而在於习惯於用一套严密的逻辑体系和实验思维去尝试观察、假设、並儘可能地理解现象。
她的这种学习方式让王明既惊讶又欣喜。惊讶於她那些时而冒出的、听起来古怪却又直指核心的提问角度和描述方式
“能量利用率”、“结构稳定性”、“反应閾值”。
欣喜於她那种追根溯源的钻研劲头,这与他“格物致知”的理念不谋而合,甚至更加纯粹和专注。
很多时候,夏夜的提问会逼著王明去反思自己习以为常、近乎本能的操作背后,是否还有更深的道理。
“导师,为何淬链这块赤铜时,火候需先猛后缓?是为了控制其內部……结构转变的速率,使其更加均匀稳定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