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五月份,崔植都非常的忙碌,上午去周边几个区加工金银首饰,下午再回到大林洞继续给酒行送货。
虽然人很累,不过好在打金的收入也越来越稳定,如果算上当初投入的40万韩元的本金,崔植的存款终於突破了一百万韩元(8500元)的大关,距离成为万元户也只是时间问题。
八零年代的万元户很值钱,九零年代的万元户依然属於富裕群体。以东海市为例,今年陆家嘴的商品房均价是5000元/平,如果崔植兄弟俩这两年打算在东海买商品房,东海方面还送蓝印户口呢。
崔植现在打算在9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积累一定的初始资金,潜伏在索罗斯背后,通过做空货幣获利以后就转战內地,继续从事他熟悉的文化娱乐行业。
除了打金以外,崔植还腾出时间把买来的那两枚银圆进行再加工。他先小心翼翼磨掉了银圆表面的四字,再往银圆上重新刻了一个楷体“四”字,这个“四”字和银圆正面的“中崋民国二十_年”这几个字保持字体一致。
崔植称了称重量,发现加工后的银圆重量差不多在25.8克左右,比標准银圆轻了一点。不过这也没关係,因为银圆在使用地过程中就容易损耗和氧化,只要重量超过25克,都属於正常范围。
他將两枚银元分別装在牛皮纸和木盒里,然后在小屋旁挖了两个洞,再將银圆埋在土里。
牛皮纸和木盒里面都有硫化物,硫化物和银长期反应会形成一层黄褐色的均匀胞浆,这就是自然氧化法,也是银圆常见的做旧做法。
崔植之所以还要把牛皮纸和木盒放在湿土里掩埋,也是为了让银圆表层生成绿锈或者铁锈的氧化层。这样双管齐下,也是为了加速银圆的氧化过程,毕竟时间就是金钱。
他计划把银圆往地里埋两个月,到时候再用软毛刷和清水选择性去刷氧化层,突出银圆表面的浮雕细节,这样崔植后刻的四字看上去就不再突兀,刚好可以起到鱼目混珠的效果。
等这两枚假银圆完成氧化,他再从土里取出这两枚银圆以后就正式向金永吉提出辞职,然后把这两枚银圆出手,从而赚到第一桶金。
崔植埋银圆的时候並没有避开崔树,他以为崔植这两枚银圆是捡漏得来的。崔树激动的同时,又有一些担忧。
“哥,你干嘛不把银圆藏在屋子里,而是埋在屋外呢?要是被表叔看到了,没准儿还说我们偷他的银圆呢!”崔树说道。
“小屋里都是水泥地,你让大哥把银圆埋哪儿?把水泥地砸个大洞,再把银圆埋进去?这么大的工程量,不像是埋银圆,倒像是埋人了。”崔植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开了句玩笑。
......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五月底,崔植兄弟俩迎来了难得的休息日。崔植下个月要上一个月早班,崔树则要上一个月晚班。
不过好在崔树这些天也跟著崔植学了一些打金的手艺,下个月由崔树骑著自行车出去打金。
虽然崔树暂时还没学会鏨刻这门复杂的技术,不过用石膏模具打戒指、耳环或者项链还是不成问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