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月买了两杯热气腾腾的珍珠奶茶,递给了林浩一杯。

他们没有进店,只是坐在便利店门口的长椅上。温热的奶茶,透过纸杯,传来一丝暖意,让林浩那因为焦虑而有些冰冷的手,稍微缓和了一些。

“我听说,”苏晓月捧著奶茶,看著远处黑暗中的操场,状似无意地开口,“你们那篇scripta的文章,审稿意见回来了?”

林浩的心,猛地一紧。他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嗯……回来了。”他含糊地回答。

“怎么样,顺利吗?”苏晓月转过头,看著他,她的眼睛在便利店的灯光下,清澈得像一汪泉水,仿佛能看透他所有的偽装。

面对这样一双眼睛,林浩感觉自己所有的嘴硬和逞强,都显得那么苍白和可笑。

他犹豫了很久很久。

理智告诉他,陈默的猜想,是他们目前最核心的、也是最脆弱的秘密,绝对不能告诉任何人,特別是李瑞阳团队的“核心成员”苏晓月。万一消息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但连日来积压在心底的巨大压力、自我怀疑和无助,又像洪水一样,疯狂地衝击著他理智的堤坝。他太需要一个人来倾诉了,太需要一个能理解他的人,来告诉他,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最终,感性战胜了理智。他对苏晓月的信任,压倒了所有的顾虑。

他决定,选择性地“交底”。

“不顺利。”他苦笑了一下,声音沙哑,“审稿人……提了一个很苛刻的要求。”

“什么要求?”

“他让我们……补充一些低温下的力学性能数据,来证明我们材料的稳定性。”林浩隱去了最关键的“低温增韧”字眼,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道,“现在,我们正在为这个事发愁。你知道的,低温实验,很难做,而且……我们也没有设备。”

他说完,低下了头,像一个等待宣判的犯人。他已经做好了被苏晓月追问、甚至是被她用一种“爱莫能助”的同情眼神看待的准备。

然而,苏晓月听完,非但没有追问任何细节,反而,是深深地皱起了眉头。

“这个要求,確实太过分了。”她说,语气里,带著一丝明显的愤慨,“补充低温实验,周期长,难度大,审稿周期一般只有一到两个月,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很多时候,这就是审稿人用来拖延或者直接枪毙稿件的惯用伎俩。”

她的话,像一股暖流,瞬间涌入了林浩冰冷的心田。

他猛地抬起头,看著苏晓月。他没想到,她不仅完全听懂了,而且,还毫不犹豫地,站在了他的立场上。

那一刻,他感觉自己所有的委屈和压力,都被理解了。

“是啊……”他感觉自己的鼻子有些发酸,“我们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查到的所有文献,都说非晶在低温下性能会变差,我们这个实验,做出来可能也是一样的结果,到时候,就更没法回覆审稿人了。”

“不一定。”苏晓月却摇了摇头,她的眼神,在夜色中,闪烁著一种理性的、篤定的光芒,“文献,代表的是过去,是已经被验证的『常识』。而科研的魅力,不就在於去挑战这些『常识』吗?”

她看著林浩,认真地说:“別被那些文献嚇倒了。你忘了你的lm-101是怎么来的吗?它也是在你无数次失败、挑战了常规配方之后,才诞生的。既然它在室温下,能表现出与眾不同。那谁又能保证,它在低温下,就一定会循规蹈矩呢?”

“相信你自己的材料,也相信……你和你导师的判断。”

苏晓月的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林浩心中那把因为自我怀疑而生锈的锁。

是啊,他怎么忘了?他忘了自己当初是如何在所有人的不解中,坚持打磨样品;忘了自己和陈默,是如何用1.01倍的极限转速,创造出了那个“奇蹟”。

他们的道路,从一开始,就是一条离经叛道之路。

“谢谢你,苏晓-月。”林浩看著她,由衷地说,“我……我好多了。”

“那就好。”苏晓月笑了笑,“快把奶茶喝了吧,要凉了。”

林浩捧起那杯已经有些温热的奶茶,喝了一大口。甜甜的液体,顺著喉咙,一直暖到了心里。他知道,自己这个“地下联盟”,又多了一位最坚定、也最温暖的成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