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新赛道
“???那你公司叫什么?”
“还没想好呢。”
……
“我能反悔吗?”
程让给徐非非画著大饼:
“不行,以后公司上市了,你是元老,工號002。”
徐非非陷入深深的绝望:
“我感觉上当了。”
程让拿起徐非非还给自己的iphone4s,因为是水货,买来的时候已经激活过了,不过也不用担心是翻新机,这个时候,最旧的4s出厂也没有1个月呢。
程让在通讯录里存上自己的號码,递还给徐非非:
“你那个手机,连个微信都上不了,怎么加我好友?不加老板好友,你还想不想进步了?回去下个微信。我的號码已经存上了,打的时候看好,別打错了。”
“怎么可能打错……”
徐非非拿回手机,看著通讯录里孤零零躺著一个联繫人,大大的“爸爸”两字。
“去死吧你!”
程让早就一溜烟跑路了。
回到咖啡店里,店里依旧是一群学生在等单。
程让径直走到收银台前。
有的学生有点不满:
“排队呢哥们。”
程让没理他,直接跟李der讲:
“给我拿三万块钱。”
“哦。”
李der二话不说就开始数钱。
程让跟林薇解释:
“记我帐上。”
林薇忙著做咖啡,都懒得理他:
“你拿就是了。”
在眾顾客的目瞪口呆中,程让拿了三万块,大摇大摆地走了。
刚才提醒程让排队的学生半天才回过神来:
“那什么,我只拿500行不行?”
2011年,註册公司还需要实缴资金,而不是认缴。
程让打听了一下,最低门槛的有限责任公司,註册资本金是3万块钱。
先把公司开起来再说,资金实力方面不需要考虑太多,本来就没什么实力。
反正主要是为了完成主人,呸,不对,完成系统的任务。
2010年,东山市已经有了政务大厅,办事比以前是方便了很多,但是也不是上嘴皮碰下嘴皮那么简单就办完了,先要了解需要的各种材料文件,至少还要有个办公场所。
现在自己手里可用资金不多,撑死了就这几万块,而且咖啡店还要保证正常经营,不可能从那边拿太多的钱。
这个办公场所,就必然不可能是高大上的写字楼,根本用不起,也没有必要。
找中介?中介还得收一个月的房租做中介费,不划算不划算。
想了一圈,程让把目光瞄准了学校后的家属院。
这片家属院区,歷史可就早了,山南大学建校时一起建出来的,理论上比程让岁数还大的多。
经过岁月的变迁,这些老破小也不知道转了多少手,大部分教职工也都不在这里住了。
除了一些住在一楼的老退休职工可能故土难离,不愿离开住了几十年的环境,其他房子很多都已经空出来了。
当然,房主不住,不代表没人住。
这些房子很多都被改造成了日租房,一到周末就炮火连天,屋摇地晃的。
毕竟大学生们,是需求最旺盛的时候,而哪怕是最便宜的快捷酒店,也要100左右一晚。
而日租房,15元一天!
別管条件怎么样,它都有床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而7栋宿舍打扫卫生的大姨,好像就在经营这种日租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