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老师我不想军训
“大学四年我们应该做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
有人说,大学是人生的假期,也有人说大学是人生的高地。
这或许对,或许不对。
但我想说,大学的意义就在于思考。”
李浩的声音沉稳而富有穿透力。
“大学,其实就是我们用四年的时间,想明白以后四十年要做什么。”
李浩的观点带著独属於他自己洞察力。
温婉余微微侧头,这个角度能让她更清晰的看到李浩。
对於李浩提出的这个概念,温婉余觉得有些意外。
“无论是修学分,还是学习课程以及锻链我们的专业技能,其实都是在为我们以后的人生服务。
先想明白你们以后要干什么,自然也就知道现在应该做什么。”
李浩的话语在排练厅內迴荡。
对於想做什么这件事,李总前世上大学的时候就想明白了。
“一个好的班长,不应该停留在活动组织者上。
组织活动有什么了不起的,只要不傻的人都能干,难得是资源!”
李浩边说边自然的从窗户一侧走向舞台中央。
“咱们学院的大师课就那么几个名额。
排练教室经常被高年的霸占。
大型舞台演出机会稀少。
校外点对点活动难度增加。
校內外给同学提供的代课机会稀缺。
这些问题的本质其实就是资源的错配和低效流转。
如何帮助同学们完成高效的学习生活。
对內建立班级內部效率流通平台。
对外整合资源为学生提供高效的兼职平台。
在既能锻链沟通能力与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增加课外收入。
这才是班长应该做的事情。”
李浩说完,台下同学都傻了。
林喆拍了拍邓泽宇的肩膀。
“你听明白他说的什么了嘛?”
“听不懂,但我觉得挺牛逼的。”
“你呢?”
林喆又问阮洋。
阮洋一脸期待的看著李浩。
“我就想知道他说的那个兼职,到底能给多少钱。”
林喆收回伸长的脖子无语道。
“我他吗就多余问你俩。”
李浩精准的捕捉到台下的反应,目光突然变得锐利起来。
“学咱们这行的一共就三个出路。
一是进入专业院团,从此走上舞台表演的道路。
第二是当老师,无论是培训机构还是正式编制。
第三就是个体户,自己开班自己干。”
李浩的语调不卑不亢,说著说著,身上那股久经沙场的劲头悄然瀰漫开来。
“先不说別的,就单纯的说当培训机构老师这件事。
一个合格的培训机构老师,核心卖点一定不是他有多专业。
而是两个字。”
李浩语气清晰的吐出两个字。
“焦虑!”
排练厅內安静异常,就连温婉余都仔细听著,丝毫没有打断他的意思。
“干培训的,本质上贩卖的永远是焦虑。
只有他焦虑了,觉得自己孩子不如別人了,才会乖乖的给你送钱。”
李浩话锋一转,带著极强的互动性。
“咱们大部分都是靠机构培训上来的吧,你们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好像是誒。”
“我们老师就是这样,天天说什么不加课就怎么怎么样。”
“確实,我妈之前就焦虑的不行。”
李浩听著下面的窃窃私语,摆摆手。
“说了这么多,目的不是在炫耀什么。
而是要告诉大家,我有能力帮助到大家,给大家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沟通环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