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引擎的轰鸣声如同持续的低音背景音,縈绕在机舱內。

胡不归靠在舷窗边,窗外是翻滚的无尽云海,阳光刺眼地反射进来,让他微微眯起了眼睛。

但他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平板电脑上。

屏幕上反覆播放著“”麦可·詹森近期的比赛集锦。

耳机里传来拳脚碰撞的闷响、观眾的吶喊以及解说员激昂的语调,但胡不归的表情却逐渐变得有些……扭曲。

他的眉头越锁越紧,嘴角不自觉地下撇,整张脸几乎挤成了一团“地铁老人看手机”的经典表情包,写满了混杂著疑惑、蛋疼和一丝无语的复杂情绪。

“这哥们……打法也太抽象了吧……”

他忍不住低声嘀咕,手指无意识地暂停、回放、慢放。

詹森的技术风格,確实如资料显示,极其依赖速度和爆发力。

他的移动迅捷,尤其是两条手臂抡出的左右大摆拳,启动速度快得惊人,轨跡刁钻,配合著他的突进,確实有种“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压迫感,让人防不胜防。

偶尔灵光一闪的组合拳甚至能打出极其惊艷的效果,堪称“遇强则强”,曾给不少顶尖选手製造过巨大麻烦。

但问题也在於此。这种极度依赖爆发力和速度的打法,对体能的消耗是毁灭性的。

胡不归连著看了他好几场比赛,发现一个几乎不变的规律,第一回合战神,第二回合开始肉眼可见地疲软。

一旦那股子猛劲过去,詹森的速度和力量都会断崖式下跌,移动变得迟缓,拳法失去准头和威力,甚至会出现明显的防守漏洞。

典型的“遇弱则弱”,甚至可能被反杀。

“一回合超人?”

胡不归揉了揉眉心,感觉有点哭笑不得。

这种对手,你说他弱吧,他第一回合的爆发確实能嚇人一跳,不確定性极高,一不小心被他那王八拳抡中,很可能就直接凉凉。

你说他强吧,这续航能力也忒感人了。

合上平板,胡不归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鼻腔里是机舱循环空气那特有的、略带乾燥的味道。他开始在脑中模擬比赛策略。

绝对不能在第一回合和他硬拼拳。这是他得出的首要结论。

詹森第一回合的状態是打了鸡血的,去和他那套混乱且高速的王八拳体系硬碰硬,风险收益比太低,不確定性太大。

必须控距,游走,用低扫和刺拳不断消耗他,干扰他的节奏,让他打空,让他急躁,让他更快地燃烧他本就不多的体能燃料。

核心战术就一个字:拖!

把他拖过第一回合的兴奋期!等他的体能红灯亮起,就是我的回合了!』

思路逐渐清晰,胡不归的心也定了下来。

……

六月的狮城新加坡,热浪如同实质般扑面而来。

飞机舱门打开的瞬间,一股潮湿、闷热、夹杂著浓郁植物清香的热带气息瞬间涌入,黏煳煳地贴在人皮肤上,与bj乾燥的气候形成鲜明对比。

前往酒店的路上,透过车窗能看到沿途茂密的棕櫚树和极具现代感的摩天大楼交织而成的独特天际线。

入驻酒店稍作休整,胡不归一行人立刻前往事先预订好的当地拳馆,开启赛前適应性训练。

胡不归將训练重点完全放在了控距训练上。

他不断地对著移动靶和假想敌练习著滑步、后撤步、环绕步,精准地控制著自己与目標之间的距离。

前手刺拳如同毒蛇的信子,一次次闪电般弹出,不是为了击倒,而是为了测量、干扰、挑衅。

低扫则如同不知疲倦的伐木工,反覆切削著沉重的沙袋底部,发出沉闷的砰砰声,模擬著攻击对手支撑腿的感觉。

就在他们训练开始后不久,拳馆再次热闹起来。

宋亚东、宋克南、閆晓楠以及其他几位中国选手和他们的团队也陆续抵达了这里进行赛前训练。

熟悉的东方面孔的出现,让原本有些冷清的异国拳馆顿时充满了乡音和热闹的气氛。

大家互相打著招呼,寒暄著旅途和备战的情况,其乐融融,一种同胞之间並肩作战的温暖感油然而生。

年轻的宋亚东显得格外活跃,他很快注意到了在一旁专注进行控距训练的胡不归。

看著胡不归那流畅的步法、精准的刺拳和凌厉的低扫,宋亚东眼中闪烁著敬佩和好奇的光芒。

他趁著胡不归组间休息的间隙,主动凑了过去,脸上带著真诚的笑容:

“胡哥!练著呢!”

胡不归拿起毛巾擦了把汗,笑了笑:“对啊,对手跑得快,得练练怎么遛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