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一念之差!
“这孩子,你给我这么多干嘛呢?”鲁大妈推辞。
这年头买得要票,算是珍贵东西呢!
“不是什么好东西,鲁姨您留著平时哄小孙子,给孩子甜个嘴儿。”张勤不由分说地將布袋子递过去。
鲁大妈捏著袋子,嗐了一声:“我那个小孙子就爱吃,那大妈就不客气了。”
“瞧您说的,跟我们还客套什么?”张勤乐呵呵的。
双方道別,张勤和郝大勇准备去百货大楼,置办衣服和一些必需品。
说起新婚必需品,五十年代,也就是现在,讲究的是“四个一工程”。
也就是痰盂,脸盆,暖壶,双人床。
进入六十年代,结婚讲究要有三十六条腿,也就是方桌一张,椅子四把,双人床一张,大衣柜一个,写字檯一张,饭橱一个。
七十年代生活条件好起来之后,开始时兴“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錶,收音机。
八十,九十年代结婚要有要四大件,千禧年过后讲究的是万紫千红一片绿。
到了二十一世纪,那就更了不得了。
要五金,房子,车子,票子,不夸张的说,结个婚,男方掏空四个钱包的比比皆是。
上辈子张勤还年轻,家境不好,根本没想过结婚的事情。
没想到撞了波儿大运,这终身大事倒是回到了简单模式……
张勤跨上自行车,再次邀请郝大勇搂著自己腰,惨遭拒绝后,磨著后槽牙猛的一蹬脚蹬子,自行车立刻如利剑一般窜出。
到达號称“新zg第一店”的四九城百货大楼,哦,现在还叫王府井百货商店附近。
张勤把车停在看车的那里,费两分钱,拿到一个竹製手牌。
这是看车的凭证,回来时候凭牌取车。
郝大勇走进百货大楼大门,目不斜视拉著张勤直奔布料,专柜。
张勤好奇地四处张望著,该说不说,这里號称“新zg第一店”果然实至名归。
在物资匱乏的五十年代,就已经有顾客休息室、卫生间、试衣室,且每个楼层都安装有通风设备。
两人到达布品专柜,就看到已经有不少人在挑选布料。
他们每个人手里拿著一把扇子,扇面上有鏤空的美人图。
將扇子放在布料上比划,就能大概知道这种布料做成衣服后的样子。
郝大勇挤到柜檯边,让售货员拿一些男式布料来看。
很快,她就挑了一块斜纹青灰色布,和一款深蓝白劳动布,黑色布。
“青灰色的给你做两件袄,劳动布抗造,给建国做。至於黑色的布,给你们俩做裤用。”郝大勇说著,便报了大概尺寸,让售货员帮著扯布。
张勤听的满头雾水:“那你呢?”
郝大勇:“我有衣服,就不买了。”
张勤压低声音:“是不是布票不够了?”
郝大勇眼神躲闪,可不就是不够了吗?
张勤虽然瘦但个高肩宽,做一件袄需要七尺二布料,张建国是小孩,只需要三尺五。
两人的裤子加起来也得六尺。
老爹虽然给了布票,可他们家一向大手大脚,不攒东西,归拢归拢家里所有的布票,加上街道办给的十五尺,一共也才三十尺不到。
其实给张勤和张建国其中一个少做一套衣服,也能挤出给她做衣服的布料。
可小钳工觉得张勤和小弟两人身上袄早已经破烂不堪,怎么不得来两套才够换洗的?
至於自己,衣服完全够穿的嘛。
她小声把自己的考虑告诉对方,张勤越听,心里就越是不是滋味儿。
“哪有新娘子结婚,连一套新衣服都混不上的?”他假装从口袋,实际上从空间里取出系统奖励的布票,“喏,给你。”
郝大勇挠挠头:“你哪儿来的布票啊?还是四九城的。”
张勤摸了摸鼻子,谎话张嘴就来:“前几天在街上流浪,跟一个老头儿下棋,贏他的。”
郝大勇不疑有他,板著小脸儿点点头。
张勤亲自给她选了一款红底白的斜纹布,说是新娘子都得穿红色。
选定之后,把要求报给售货员。
对方按照他们的要求撕了布,扒拉著算盘珠子开始报价:“斜纹布一尺三毛五,劳动布一尺四毛二。你们所有的布料加起来是三十七尺,一共要十三块二毛九,外加布票三十七尺。”
郝大勇掏出钱和票,又把捆好的布接过来。
“我来吧。”张勤想要表现出体贴的一面。
小钳工却上下打量一番他,摇了摇头:“你太瘦了,没力气。”
三十七尺布,不轻呢,她可不捨得自个儿男人扛著。
张勤不知道小媳妇儿在心疼自己,满脸黑线。
所以哥们儿这是被鄙视了?不是,別看我瘦,可我浑身腱子肉啊!!
两人买过布料又去买,小钳工会持家,表示体积大,放著不方便,先买够絮袄的就成。
剩下的票留著,等婚礼前做被子时候,再来一趟。
张勤竖起大拇指,又是一顿彩虹屁,一口一个我媳妇儿厉害,我媳妇儿会过日子。
郝大勇被臊的再次红了脸。
这廝不要脸,领证不过一个小时,就开始一口一个我媳妇儿。
回程的路上,张勤努力把所有东西都塞在车筐和前面大梁。
再次邀请郝大勇搂腰被拒之后,这廝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自行车很快就上了大道,原本稳稳地向前行驶。
须臾,张勤不知道抽了什么风,猛的一捏手剎。
小钳工惯性所致,一头装在他的后背。
嘶!真软。
张勤裂开嘴笑了,完全没有心虚的意思,信口胡诌:“哎呀,刚才前面路过一条狗……”
有什么好心虚的呢?自个儿媳妇儿!领了证的!!
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想带著小钳工直奔黑旅馆。
有道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於二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