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建国带著妻子儿子逛街,给他们买新衣服,下馆子吃饭。看著妻儿的笑脸,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建国,咱们是不是该考虑买房子了?”王淑芬试探著问,“老住这筒子楼也不是事。”

李建国笑了:“放心,很快就会有属於我们自己的大房子。”

他早就计划好了。1995年下半年,本市第一个商品房小区將开盘,每平米只要600元!而他记得那片区域后来成为市中心,房价翻了几十倍。

不过现在资金还不够,需要再努力搞钱。

周一上班,厂办通知召开领导班子会议。李建国作为副厂长也参加。

会上,赵厂长通报了一个重要消息:市里准备试点国企股份制改革,红星机械厂被列为候选单位之一!

“股份制改革意味著职工可以持股,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赵厂长说,“但也有很多风险,大家怎么看?”

会议室炸开了锅。大部分人对此一无所知,既期待又害怕。

生產部部长高程首先反对:“这是把国家的家当分掉!我不同意!”

其他领导也纷纷表达担忧。

赵书记看向李建国:“小李,你研究过经济,说说你的看法。”

李建国清清嗓子:“股份制改革不是私有化,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职工持股可以调动积极性,企业也能获得发展资金。我认为这是大势所趋。”

他列举了股份制改革的优点,並结合未来三十年的国企改革经验,说得头头是道。

最后会议决定,成立股份制改革筹备组,由赵书记亲自负责,李建国任组长。

散会后,高程冷冷地看了李建国一眼,明显不满这个年轻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李建国並不在意。他知道国企改革的趋势不可阻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下班路上,他特意去了即將开盘的商品房小区售楼处。样板间已经建好,三室一厅,宽敞明亮。

“每平米六百,现在预订可享九五折。”售楼小姐热情介绍。

李建国算了一下,一套80平米的房子只要四万多元。而他的股票投资很快就能达到这个数字。

“我很快会来买。”他对售楼小姐说。

走出售楼处,他信心满满。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甚至比预期的还要顺利。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一场危机正在悄悄逼近。

几天后,李建国突然被市纪委请去“喝茶”。

审讯室里,气氛严肃。两位检查干部面无表情地看著他。

“李建国同志,我们接到举报,称你在三车间改革中收受供应商回扣,请解释一下。”

李建国心里一沉。这显然是有人陷害!

“收受回扣?这完全是诬告!”李建国坚决否认,“请组织调查清楚。”

检查干部面无表情:“我们不会冤枉一个好同志,也不会放过一个有问题的人。请你说说与永鑫机械配件厂的关係。”

李建国想起来了。永鑫是三车间的一个供应商,改革后因为產品质量不达標被更换了。老板曾来找他说情,被他拒绝。

“我与永鑫没有任何不正当往来,”李建国冷静地回答,“改革后我们选择了质量更好的供应商,这是集体决策,有会议记录可查。”

“那么解释一下,为什么你的银行帐户中有大额资金存入?”纪检干部追问。

李建国鬆了口气:“那是我参加有奖销售中的奖,有报纸报导和获奖证书为证。”

他详细说明了中奖经过,並提供了相关证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