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提比略则是屋大维的养子,在屋大维死后按照遗嘱继承了罗马帝国的皇帝之位。

他年近六旬,面容瘦削,线条冷硬,深陷的眼窝里是一双锐利而多疑的眼睛,仿佛能穿透一切阿諛奉承与谎言。

他刚刚听完了一则帝国边远地带茹达行省拿撒勒地区的趣闻。

“神跡?圣光?天籟?”

皇帝低沉的声音响起,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但更多的是一种冰冷的审视。

他独自走到露台边缘,眺望著远方宏伟的帝国斗兽场。

“又一个自以为是的先知,或者狡猾的骗子,利用那些容易激动的东方人的愚昧。”

这是他最初的、几乎本能的反应。

作为受过良好希腊罗马哲学教育的精英,他骨子里对这类“神跡”报以极大的怀疑。

日光的角度、飞鸟的巧合、集体的癔症……有无数种方式可以解释这些现象。

相反那片土地,从来就不缺少自称受到神启的狂热分子和起义者。

但很快,他那属於帝国最高统治者的、近乎偏执的多疑天性开始占据上风。

他的眉头微微蹙起。

“神子……弥赛亚……”

他低声重复著这两个危险的词汇。

他了解过一些茹达人的信仰,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统治他们。

就连希腊、埃及王朝的信仰,他都多少有过了解。

他知道他们的“弥赛亚”並非简单的宗教人物,而是被预言將带领茹达人摆脱外族统治、建立伟大国度的王者和解放者。

一瞬间,他的思绪並非停留在怪力乱神现象的真偽上,而是迅速滑向了统治帝国的考虑上。

因为一个能被广泛认可的“神跡”,哪怕它是假的,也拥有可怕的力量。

它能將散漫的、经常內斗的茹达派別和民眾凝聚起来。

凝聚力,对於统治者而言,往往是麻烦的开始。

101看书 追书认准 101 看书网,?????????s??.???超讚 全手打无错站

他的养父奥古斯都生前极力压制任何可能威胁到帝国统一的个人崇拜和神秘信仰。

而茹达地本身,就是帝国著名的麻烦之地,起义和骚乱从未真正停歇。

一个拥有“神跡”光环的领袖,远比一个只有刀剑的领袖更危险。

不由得,提比略这时想起了埃及的某些宗教骚乱,或是更早时期东方行省因为类似预言而引发的动盪。

“神子”的名號,本身就是对罗马权威的潜在挑战。

因为奥古斯都在颁布外省法令的时候本来就是自称divus filius,意思是“被奉为神的愷撒领养的儿子”,也就是自称“神的儿子”。

还要外省专门为他设立神庙、祭坛和祭司,神圣化罗马统治的权威,就是要使得“在天一神,在地一君”的法理性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而罗马皇帝在延续了“奥古斯都”的名字后,也一样是如此,依旧是延续了“神之子”的名头,同时也是帝国神教的最高祭司。

一个东方行省的少年,凭什么也称“神子”?

这不仅仅是对当地罗马管理者的挑战,更是对罗马神权政治体系的微妙褻瀆。

一想到这,提比略眼神就变得冰冷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