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章昔在地方,抚民有方,理財得法。”

“朕闻其劝课农桑,疏通漕运,岁入倍增。此等干才,正当为国所用。著有司即刻驰驛召还,毋得迁延!“

文彦博脸色有些难看,在新政失败后,这些新政旧臣就被黜落到地方。

如今官家让韩章入阁,打的什么心思昭然若揭。

张浚心里同样也不好过。

因为他们同韩章也有不可化解的矛盾。

可以说,韩章就是一个搅屎棍,谁都不亲近。

不过,对於官家来说,韩章確实是一个平衡派系的好人选。

当然,处於队列末尾的李瑜肯定不知道其中的弯弯绕绕。

毕竟他来汴京的时日太晚了,对新政旧事肯定是没有这些老臣清楚的。

不同於一些六品、七品的文官就有资格参与议事。

寻常五品武官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

更別说参与议事了。

不过他知道至少知道了,自家的派头老大,总算入了阁。

还当上了枢密使!

李瑜心中不禁兴奋起来。

一个武將,想要在文官当政的时代混出头。

最关键的其实是背景,能力问题还在其次。

本朝的狄青看似毫无背景、毫无根基,实则与之前当政范相关係很好。

范相曾经赠过狄青一本《左氏春秋》勉励其志。

当然,狄將军最大背景其实是官家,一个愿意为狄青打破武人不得为枢密使的官家。

这才让狄青短短十几年內,从边疆最底层的小兵,成为朝廷最顶层的枢密使。

狄青的机遇不可复製。

李瑜最想效仿的还是后世的戚继光。

戚继光作为民族英雄,虽然一心为公,但可不是个光会打仗的愣头青,更不是一个伟光正的將领。

相反,纵观古今,戚將军搞关係的能力无人能出其右。

严嵩掌权时,戚將军通过胡宗宪建立了友好关係。

到了张居正掌权时,戚將军更是成为张阁老的心腹中的心腹。

甚至朝中无数大臣弹劾,皇帝本人也不喜,戚继光的地位始终不变。

直到张居正倒台时,戚將军才落幕。

如今李瑜文官上头有张浚、武官上头有英国公。

可以说,已经有了一定背景了。

但李瑜肯定不会因此有半分骄矜之色,张浚毕竟和自己隔了一层,英国公的赏识更是停留在口头。

要想真正成为其心腹,还是得做出成绩来。

……

英国公府。

前几日下朝后,李瑜便去了周府拜访周世谦。

周世谦作为张浚的心腹之一,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张浚的意思。

张浚现在从未单独与李瑜会面过。

一方面,李瑜还没到必须与张浚会面的地步。

一方面,这也是对李瑜的保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