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对李瑜的回答並不意外,又突然了个话题:“你如今也到了议亲的年纪,可有了打算?”

李瑜並不確定英国公的言外之意。

但可以肯定不是要撮合自己和他的女儿。

毕竟张桂芬还远不到议亲的年纪。

於是李瑜沉吟片刻,缓缓开口:“扬州盛叔父前不久来京述职,与我谈及此事……”

英国公想了好一会,才想到这盛家是哪家。

原来是勇毅侯独女当年带著全部家当嫁妆的嫁去的探郎盛家。

英国公闻言,指节轻叩案几,目光似不经意地掠过帐外操练的军士,缓声道:“盛家清流门第,诗书传家,確是良配。你如今身居要职,文武相济本是美事。”

他话音微顿,眼底掠过一丝深意,“只是这京中局势,犹如弈棋,黑白子之间看似涇渭分明,实则纵横交错。”

“勐虎深山,可避螳螂之斧;然若独行於旷野,虽无近忧,终恐失其啸聚山林之势啊。”

李瑜这下听明白了英国公的意思了。

原来是在提醒自己亲近文官的同时,也不可冷落了与武勛集团的关係。

文官虽然完全压制武官,牢牢將调兵权掌握在手中。

但武官依旧统兵,外出征战的也多为武官出身。

英国公是在对李瑜传达一种善意,传达掌兵勛贵集团的善意。

表明愿意接受李瑜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想明白此种关节,李瑜对英国公作揖:“多谢张大人提点。潜龙非不用,乃在风云,虎啸山林虽壮,终需云从龙,风从虎之势,方能成沛然之功。”

英国公看著眼前显然將自己意思完全领会的李瑜。

心里对李瑜的评价再上一层楼。

短短时间就將自己意思领会,又用了同样的机锋將话打回来。

这哪里像个少年,自己在他这么大的时候恐怕还在吵嚷著和京中勛贵子弟比武吧?

满意地点点头,英国公却突然换了个话题:“孺子可教——我听我那个女儿说,你的箭术不输神射,能否让我这个四子见识一下?”

说著,英国公指了指刚进军营就以审视目光看著李瑜的一个青年。

英国公一共有四子一女。

张桂芬是老来女,並没有和兄长们取一个字辈。

张家的四个儿子,分別为张昭远、张昭明、张昭德、张昭义。

有昭明德义之意。

此时英国公身旁的就是第四子张昭义。

张昭义同李瑜见礼,提出和李瑜到演武场见识一下李瑜的射艺。

李瑜自无不可。

演武场上,张昭义三箭连中靶心,贏得英国公身边的亲卫喝彩。

显然张昭义平日勤加练习了射术,此次是有备而来。

李瑜让林进將自己的弓背来,扬声道:“起移动靶!”

只见远处箭靶突然横向移动,更有士卒拋出陶罐。

但见弓弦响处,三箭连发——一箭劈开空中陶罐,一箭射断移动靶掛绳,最后一箭將坠落靶子钉在校场旗杆上。

李瑜三箭一出,张昭义的傲气彻底消失,在场亲卫集体陷入沉默,就连见多识广英国公也短时间忘了开口。

只有林进见过更夸张的,此时还算淡定。

英国公抚掌大笑:“好个化静为动!这才是沙场真功夫。”

隨后朝著李瑜靠近,低声道:“我那女儿上次见了你那箭术便念念不忘,硬是求我让你教她箭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