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丫鬟容貌都不甚清秀,但一眼就能看出很能干活。

“李郎君,这是我家老爷特意从府里选的干活干练的僕役,我家老爷说了,公子一个人居在汴京,多有不易,需得有人服侍著!”

榔头在旁边牵著马,介绍道:

“这是小翠,这是小红,这是钱嬤嬤!”

李瑜点了点头,道:“劳烦帮我谢过你家周大人。”

这院落属实不大,但已经被三人打扫的乾乾净净。

汴京一城有足足百万人口,能有一处独属於自己的私人空间很是不易。

许多刚调入京城的京官都买不起房子,需要在友人家里借住。

本朝有一位清贫阁老,竟几十年都只能在友人家里借住,最后连官家都看不下去了,赏了他一处宅子。

盛家在积英巷的那处大宅子,是身为探郎的盛家老爷子凭藉探郎的名望和多年积累才买下。

在文官中,已然算作豪宅。

李瑜並没有带多少东西,只杜月娘亲手缝製的一些衣物和两件兵器。

李瑜將行李都安顿好,骑著小白跟著榔头朝著內城走去。

李瑜首先要做的便是去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司报导。

这衙门是实权军事衙门。

相当於大周的中央陆军骑兵指挥部,职权十分重要,办公衙门自然位於內城。

榔头是周世谦的心腹之一,时常隨著周世谦进入內城办公,是以对此轻车熟路。

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的门子似乎对榔头非常熟悉,见榔头带人过来,连忙问询此次的来意。

榔头將目的说了,李瑜就被门吏引著,穿过马军司衙门的门廊,来到一处偏厅。

这里远不如正堂威严,但依旧案牘如山,几名书吏模样的人抱著文书匆匆往来。

等候片刻,一位身著绿色圆领公服、头戴展脚幞头的官员从內间走了出来。

他约莫四十岁上下,面容白净,下頜留著三缕短须,看起来更像一位帐房先生。

这是马军司的公事,相当於人事部的主任,乃是七品的官位。

这官油水很足,许多低品武官都得好好侍奉他。

可他却对李瑜颇为热情,似乎是將其当成了本家子侄。

將李瑜的名字从册子勾画,亲自领著李瑜拿了八品武官官袍、官印后,算是完成报导的流程。

这位在低级武官眼中颇为难缠的大人此时竟有些討好地对著李瑜道:

“彰蔚可真是年少有为啊,弱冠之年,就已经是独掌一方的副指挥使了,还得了周大人看重。”

其实禁军中的副指挥使一大堆,关键是得到周大人及其背后派系的看重。

李瑜自然不会轻易得罪人,有礼有节应付了他。

有了八品武官的凭证。

就跟著榔头的马军司衙门出来,然后穿过熙熙攘攘的汴京街道,走出外城西门。

李瑜还需去军械所领取自己的鎧甲武器。

出了外城西门,再走一段路,才能找到西郊大营旁的军械所。

官道上,不时有身穿赤袄、骑著驛马的传令兵疾驰而过,捲起阵阵烟尘;也有成队的军士押运著粮车,缓缓向大营行去。

到了营旁的军械所边缘地带,榔头却没有照例领著李瑜进去。

反而和李瑜走远了些,道:“我家同军械所有些过节,就不隨著你去添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