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年少出乡关
却又是將李瑜介绍给自己的老师,又是给李瑜扬名,临行前还给了李瑜这么大的惊喜。
“痴儿,此礼甚重,何必行如此大礼?”
沈正心被李瑜的举动嚇了一跳。
“老师知遇之恩,教诲之德,赠宝之情……学生”,李瑜晚辈语音微哽,復又坚定,“没齿难忘!”
李瑜情真意切,他是真心感谢这位师长。
“你只需牢记你的志向,我便心满意足了!”
李瑜將裂疆和大弓带了,在沈益的送別下出了沈府大门。
隨后径直向客栈走去,收拾好自己的行李。
马厩里,小白正对著隔壁的枣红小母马“咴嘎嘎嘎”地叫著。
春天到了,这马发情了。
李瑜在小白的不满中將其赶出了马厩。
翻身上马,裂疆擎在手上,大弓背在背上,单手扶著韁绳向水塘村家中赶去。
……
李瑜高中案首的消息昨日便传回了水塘村。
村人得知李瑜中了秀才,有钱的纷纷送上贺礼,没钱的也主动道两声喜。
“什么,从八品官!二郎莫不是在说笑?”
杜月娘不可置信地看著李瑜,扑闪扑闪的眼里充满著惊喜和不可置信。
”这下真真是祖宗显灵!二郎你不仅中了秀才,还直接当了官,我莫不是在做梦吧?”
杜月娘一直以来的愿望便是李瑜能出人头地,可真当李瑜说出这个消息后心里又是不可置信。
在她眼里,別说是入了品的官,就是来村里收税的小吏,都是顶大的大人物了。
只是在狂喜的浪潮过后,深深地忧虑浮上心头,杜月娘声音低落下去,眼角微湿。
“你这一去,又不知得何时回来?你还得上阵杀敌,刀枪无眼……”
旁边有一个丫鬟叫秋儿的见著杜月娘声音有些沙哑,连忙寻了个手帕递给杜月娘。
李瑜这些时日给月娘买了个丫鬟,顺便雇了个干活的老妈子。
既然有钱了,就不必再省著。
而且扬州前不久遭了乱,人力便是最便宜的。
秋儿家里年前遭了灾,只能托人寻一户好人家做丫鬟。
李瑜见著嫂嫂这般,有丫鬟在场,却也不好做出出格的举动。
只是將长衫捋起,露出自己精壮的肌肉,示意自己很强壮,不必担心受苦。
杜月娘被李瑜这有些幼稚的举动逗笑了。
“嫂嫂你且在村里住著,我现在当了官,家里再也不缺钱了,你莫要再劳苦伤身。等以后我在汴京安顿下来,就將你接到汴京来!”
次日清晨,汴河码头,晨雾氤氳。
官府的漕船已经在岸边整装待发。
这也是官员的福利待遇了,因为公事即可坐官船在全国畅游。
当然,到了现在,许多官员已经不管公私私事,將官船当成了自家的私船。
小白被关在船舱专门的马厩內就食。
岸边,仲明远、盛长柏、沈益等李瑜的好友已经在和李瑜做最后的告別。
他们具是起了一个大早,专门过来送別这位友人。
“彰蔚,此去经年,山高路远,万万要注意安全!”
“晦之,你好好备考秋闈,我在汴京等你;长柏,你……”
李瑜与诸位友人一一拜別,隨后颇为豪迈地踏上官船,顺流北上。
李瑜独立船头,身影挺拔,衣袍被猎猎江风鼓动。
《乾史·太祖本纪》:三年春,扬州试毕,帝弱冠登科,中案首。然北疆未寧,燕云未復,帝慨曰:“男儿不惜死,直欲卷燕云”。遂投笔,束装北上,赴汴京从军。时人皆异其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