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贡院的青石板路被春天的细雨润得发亮。

李瑜穿了身青色细布直缀长襟,提了个小食盒站在贡院门口。

食盒里装了月娘特意连夜製作的糕点。

仲明远站在李瑜身后,看著李瑜和通判家的小衙內交谈。

盛长柏向李瑜执了一礼,郑重道:“预祝李大哥旗开得胜,高中案首!”

盛长柏这些时日没少主动与李瑜攀谈。

李瑜看待很多问题的角度很新奇,常常令他耳目一新。

李瑜对边疆、对燕云十六州的看法更是令他为之共鸣。

盛长柏几乎將李瑜引为了自己知心的好友。

由於年岁太小,盛紘並没有让长柏参与此次院试。

过早参加院试,未必是一件好事。

盛长柏在十五岁时,才得了秀才功名,后来却直接获得举人、贡士功名,最后还点了庶吉士。

而远在宥阳的某位宰相根苗,在十二岁取得秀才功名之后,一直到了二十多岁仍然是一个秀才。

今日,盛长柏是特意过来送李瑜入贡院的。

盛紘对此乐见其成,明眼人都看了出来,沈正心十分看好李瑜,纵使没有师徒之名,也有了师徒之实。

李瑜向盛长柏道了谢,被仲明远牵著到了贡院门口。

贡院门口排了长长的一队。

队中各位童生年岁、穿著不一。

大周善待读书人。

秀才减免赋税、见官不拜。

这吸引了无数人投入科举的战场中,但很多人皓首穷经也只是个童生。

遇著个年龄比自己小的秀才举人还得自称晚生。

州学中的各位本就是各地选上来的优等生,是以大多年岁都不大。

李瑜十四过来考秀才,已经是添堵不错的存在。

“江都县李瑜,廩生『仲愷』、廩生……作保!”

进入贡院前,要確认各位考生的身份,而且需要已经有功名的秀才亦或是举人作保。

科举的公平只是相对而言,李瑜的家庭已经是科举场上最差的那一批。

真正身无余財家徒四壁的穷苦人家根本別想通过科举博一个进身之阶。

光是寻人作保都是个问题。

贡院门口有衙役负责检查考生有无夹带。

旁边还有厢军负责守卫贡院。

这些厢军虽然战力不咋样,但穿著扬州最好的一批鎧甲,倒显得威风凛凛。

等衙役將食盒中的糕点切开,检查完有无夹带。

李瑜拿著隨机分配的號牌寻到了自己的號舍。

李瑜的运气不错,他的位置离考场的恭厕很远,看著因为常年靠近恭厕门口发黑的那几个临近號舍。

李瑜不禁为在那里考试的人感到同情。

就在此时,李瑜却看到仲明远黑著脸,一副一脸所有人都欠他钱的表情往李瑜身后走去。

好吧,李瑜真心为晦之兄感到同情。

“入场完毕,闭门锁钥,全场肃静!”

考场上,传来了击云版的声音,意味著考试开始,各位考生不得有移席说话等行为。

衙役將各考生书写的捲纸一一发放。

李瑜打量著这个狭小的號舍。

李瑜穿越过来后,或许是营养好的缘故,又长高了一些。

这个在这个號舍里,他连伸个懒腰都难。

“科举是一门体力活,那些在这里乡试的,要连续待几天几夜,才是最磨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