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观內是有发电机了,不过也只是偶尔用用,1度电加柴油算下来要2块钱左右。
听起来不多,一天也要大几十,若是天天如此,怕是用不了多久,自己连柴油都买不起了。
吃过午饭,灵米內的灵气又聚集到了丹田位置,于洋也不急著练功,而是在道观后院一间屋子开始翻索。
距离上一次筑基已然过去了十几年时间,哪怕是于洋记性再好,也遗忘了七七八八,便开始翻阅老头子留下的手记,领悟其中细节。
“找到了。”于洋从眾多古籍中取出来一本泛黄的手抄本,上面还写著几个大字《云龙心得》,他师傅道號云龙,正是其修道几十年,总结的修道经验。
于洋取在手中,一页页翻阅,很快找到了筑基篇內容,筑基先通脉,六根清净,元气才能生机不绝,旺盛圆满。
人有365个大穴,易数以9为最大,以9归真,每个穴窍需填满9口真气,一口真气需要一刻钟蕴养,也就是一个小时能蕴养四口真气。
需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填满一座穴窍,一天三座为佳。
再多反倒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如此一来,筑基所需最短时间也需要100多天,这也是百日筑基的由来。
“需要这么久吗?”于洋眉头一挑,却又哑然一笑。
能修仙求道已然让眾多道人遥不可及,自己如今能够修行,反倒嫌弃时间太久,若是让老头子听到,一定会气的跳脚,指著自己的脑袋狂搓。
筑基朝时最佳,相传能吸收日之精华,于洋倒觉得有点像光合作用,就像植物需要阳光照射一般。
此时正在晌午,于洋也没练功,反倒在道观內避凉休息,这么热的天,来往善信不多,却也有,他还是要尽心接待的,毕竟修缮道观的钱还没凑齐。
他总觉得那些旅游局的人想搞事情,还是儘快凑齐善款心才能踏实。
......
烈日炎炎,空气扭曲抽动,似乎也难以忍受炎热,一直等到太阳下山,才稍微好了些。
“没人来,关门了。”
于洋抱著《云龙手记》,从竹椅上翻身,去关大门。
这么热的天,加上山路难走,没人来也是正常,于洋甚至想著要不要钱將山路修缮一番,如此也能多多招待善信。
不过这个想法只是出现的瞬间,就被他排除脑外。
金桥银路钻石洞,说的是修路修桥的费之大,哪怕只是排在最后的修路,销也是难以想像。
从山下上来少说也有几百米,这么一段路,加上山体复杂,少说也要几百万上千万了吧?
別说是现在,下辈子把他卖了都未必修的起。
当然也不是没有办法,吸引善信,有贵的法子,自然也有便宜的手段,那就是宣传。
如今自媒体时代如井喷爆发一般,各行各业掘地而起,想要高速发展,营销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少林寺那不就是营销的典型代表吗?
好酒也怕巷子深,他白云观比起那些大观或许还差不少,可和一些有名气的小道观来比,于洋自认为不输给对方。
说著,于洋顺手取出手机,咔咔一顿拍,配著土味音乐发布到了网上,不出意外,凉的狠,连上前面几十个视频,点讚也就是一千多个。
爆款是需要运气的,对於自己凉透这件事,于洋倒也没当回事,收起手机,回到厨房开始做饭,灵米是吃不够的。
哪怕是一个人,于洋也做了满满一大碗,配著小菜一扫而空。
发电机开在运转,今晚的道观还挺通明,于洋留了几盏守夜灯,跳到了床上,闭眼休息,为明日筑基养足精神。
......
一夜无话,等到于洋推开房门,手中又多出一袋一阶灵米,还是每日任务获取的,將灵米重新收好,望著天边一抹红色。
于洋表情严肃,开始尝试筑基,一边盘坐在院中,于洋一边默念口诀,用牵引法提取气机,往周身穴窍填补。
只是片刻间功夫,于洋身体一颤,按理来说,一口真气需要一刻钟,他却只了数息,当然体內灵气也减少不少。
看来灵气也能加快筑基速度,于洋心中暗喜,开始一点点牵引,直到体內灵气全部耗尽,刚刚好填满身体一处穴窍。
再往后速度果然慢了下来,于洋缓缓睁眼。
“看来灵气能加快牵引速度,若是早中晚各吃一碗灵米,作为牵引,一天只需要半个时辰不到就能填补三个穴窍,如此也能百日筑基。”
于洋心情大好,他如今一个人看管道观,每天修行七八个小时显然不现实,如今半个小时就填补穴窍,这倒是省去了不少麻烦。
正要起身去厨房做饭,于洋耳朵抽动,听到了拍门声。
六点多就有善信来了?看来逗音拍视频还是有些用的。
于洋哼著小曲,走到门前,打开大门,立刻有一道娇小身形跳了进来,更是纳头就拜:
“弟子白小言拜见师父,一心向道,只求侍奉在师父左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