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云看向青云观的方向,仿佛又看到了那条之前看不到的石阶。

他回到府內,穿上那身已经洗的发白的道袍,又將满头银髮用髮簪束了起来。

他没有告诉任何族人,背起下山时的那个包袱。

包袱里是那本陪伴他数十年的道经,他拿出又放进去。

就这样反覆了十几遍,最终还是打开了它。

只是这一次他能看懂了,这些字终於不再晦涩。

清云赶忙將书收了起来,因为他怕道经被眼泪打湿。

他回头望了一眼袁府,便再无半分留恋,推门而出。

门口,几个袁家的孩童正在追逐嬉戏,他们见到一个穿著破旧道袍的老者从自家的大门里走出来,都停下了玩耍。

一个约莫五六岁年纪小男孩,叉著腰挡在清云面前,仰著头问道:“喂!老道士,你是谁呀?你怎么从我家里出来了?你要到哪里去呀?”

清云停下脚步,低下头看著这个虎头虎脑的小孩。

他伸出手想摸摸那小孩的头,却又收了回来,最终俯身回答。

“贫道……清云,要回家去了。”

说完,他不等那孩童再有什么反应,便直起身离开,不再回头。

秋风拂过他的道袍下摆,吹动他的白髮。

他沿著记忆中的方向,一步一步向著道观走去。

山路依旧蜿蜒,石阶上布满青苔,与他离去时似乎並无不同。

在上山时,还碰到了般有趣景象。

一个中年道士,正牵著一只老虎、一只山羊和一只白鹿下山去了。

不过清云著急回家,也便没有打听,继续向上攀登。

不知走了多久,那座熟悉的道观又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观门虚掩,与他离开时一般无二,仿佛数十年的光阴並未在此地留下任何痕跡。

他推开观门,走了进去。

院內依旧洁净,他来到正殿,发现老道长依旧坐在那里。

姿態、神情,甚至连衣袍的褶皱,都与清云记忆中离开那日毫无二致。

仿佛清云从没有离开过。

听到声音,老道长缓缓睁开眼,看著眼前的老者。

“痴儿,回来了便好。”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看到老师容顏未改,而自己却已垂垂老矣,清云心中积攒了数十年的委屈、迷茫在这一刻轰然爆发。

“老师,弟子头髮都白了,您……您怎么还是原来的样子啊!”

他像个陷入迷途已久终于归家的孩子,哭得不能自已。

老道长並未阻止他,只是静静地看著他。

最后待他由大哭转为抽泣后,老道长在他面前放了一盆水。

“皮囊表象,不过光阴之逆旅;百代过客,无非梦幻之泡影。”

老道长微微抬手,將清云托起。

清云对著水盆看到了他在观中每日诵经扫地时的模样,眼神清澈。

但当他低头看向自己的双手时,却发现那双手依旧布满老年斑,皮肤鬆弛。

“老师,弟子明白了。”

他的声音依旧沙哑:“弟子未曾虚度这数十年,若非歷经『有』,又怎能真心放下?”

“善。”老道长脸上终於露出了笑容,“住山十年,不识山之真面目;离山半生,方知此山是故人。今日归来,並非终点。”

清云一揖到地:“谨遵老师教诲!”

清云明白,之前在观中的清修,是离世修心,摒除外缘。

而下山这数十年的红尘翻滚,是入世炼心。

在拥有与失去、执著与放下的极致体验中,他淬链出那颗不为外物所动的真正道心。

缺了任何一环,他的道都不算完整。

老道长起身,摸了摸清云的脑袋:“休息休息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