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名动九州!
谢渊带兵收復居巢的事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
第二天一早,就飞速传遍整个庐江——居巢才被水贼攻破,两日不到便已夺回?!
更令人瞠目的是,领兵的谢家郎君,年仅十三,与他合谋火攻白石渡口的周氏幼子瑜,更是年幼不足十岁!
消息自居巢起,快马一夜奔舒县,再传皖城!
一日之內,庐江世人皆知——那夜,周家小公子率两百轻骑奔赴白石渡口,一手举火烧天,捉龙回浪。谢家郎君焚舟裂浪,六百步卒敢阻四千水贼退路,叫那水贼进不得城,退不得水,最终半数焚溺,余者跪降!
舒县、皖城,庐江诸县,无不沸腾!
人皆好谈奇事,此等少年英豪的彪勇战绩,自然成了百姓茶余饭后最热的閒话。
消息未停,第三日已如野火燎原,歷阳未定,曲阿已沸!
不过七日,扬州诸郡哄传,豫、徐边邑尽知——庐江出了两绝世天才,未及束髮,已破巨寇!
田间农民扛著锄头回家时,遇到熟人都要立住聊两句。
县城酒楼之中,豪族侠士把酒言欢,一听说书先生拍案“周郎白石渡口火烧四千,谢郎银盔寒枪月下杀贼”就齐齐拍手轰然叫好,齐齐举碗,浮一大白!
就连那郡州学府里苦读的学子,休息时也会聊到此事。特別是听闻谣言,说谢渊可能一战封侯时,更是一个个心潮澎湃,书是一点再读不进去,满脑子都是月下提枪,马上封侯!
田间坊间学府,士族宴席之间更是如此,推杯换盏间总会聊到居巢之战,感嘆英雄出少年。可这些士族的不知道,自家深闺之中,妻女们也早已悄悄换了话头。
“听闻那谢渊身高七尺有余,剑眉星目,英勇神武,但偏偏是个风流种,小小年纪便与那身材热辣女卫....”
东汉某些东西更封闭,但某些东西又比后世又要更开放,谢渊此时也不知道自己莫名其妙被人编了荤段子,但他与周瑜的大名还在传播。
一周不到的功夫,扬州震动,就连豫州、徐州边境,亦闻谢周二郎大名!名震三州,但声势依旧炙热,犹自向四方奔涌!
而有趣的是,隨著声名鹊起,两人的名號也悄然变了。
再不是之前周瑜自封的“江北周郎”,也不是周泰蒋钦甘寧他们为壮声势喊出的“寻阳谢郎”。
如今,茶肆酒楼、田埂渡口,士人脱口而出的早已是——庐江谢周!
就连谢家商队行至外郡,但凡亮出旗號,常有人上前打听“可是庐江谢郎府上的?”
一经確认,態度顿时热络三分。
不过,世人大多只关注谢渊此时的名声,而对於庐江本地士族以及陆家而言,更关注的,就是接下来谢家与乔家的关係。
就在这天下沸沸扬扬,庐江一地却有些晦涩的气氛中,一辆掛著“乔”字旗的豪华马车,缓缓驶入居巢东门。
.
“喂喂喂,快看,乔家人来了!”
居巢东大街的沿街酒楼,几个大家族的少年郎凑在窗边,兴奋看著下方路过的马车。
“真来了啊!我还以为那乔家会硬气一点,等那谢渊主动上门呢!”
其中一个瘦猴戏謔的说著。
旁边一个莫约十五六岁的小胖子却是摇摇头,“这不是硬气不硬气的问题。居巢刚平,谢家兵马起码要在这里驻扎月余,等周尚周大人彻底接手居巢政务军务,否则城中官兵都队伍都没拉起来,军队就离开,贼人杀个回马枪怎么办?”
“嘖,周大人升官可真快,那寻阳县丞才坐没一年吧,直接就升了居巢县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