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凑到谢渊耳边嘀咕一阵,將陆家之事说给了谢渊。

听完,谢渊挑眉,“陆家要倒了?”

“这倒不是。”

周瑜摇摇头,“陆家世代忠君,刚正不阿,素有名节。

更何况——陆氏为江东四姓之首,盘踞吴郡三百载,掌海盐之利,控粮帛之枢。天下大族,十之七八与陆氏通商,朝中公卿,亦多受其岁贡、商路分润。

上头有名,下面有利,只要陆家愿意拉下面子去求人,倒肯定是倒不了,只是难免要遭受一番动盪,被人拿捏一番。阿渊你家是做陶瓷生意,若想打开江东市场,此番也该抓紧机会与陆家交好。”

周瑜的语气不是特別严肃。

就好像周家如今没有西汉时期那么辉煌,但周异周尚都不是太急一样。

对於绵延数百年的世家而言,三五年低谷,不过如潮汐涨落。

但要紧就要紧在这里——需要陆康去求人,求人在朝堂上发声,帮忙保住陆家的名声。否则若是被政敌趁机攻訐,舆论大势一起,最后陆家名声臭了,那还谈什么復官。

周瑜自幼聪慧,前些年又隨周异去洛阳住了一段时间,眼界开阔,对这些事看的还是比较清楚。不过...

谢渊倒是没太在意陆家的官位。

“海盐吗...”

谢渊抿了一口酒,但眼中酒已然全散,只余沉静,思绪翻涌。

此番居巢一战,起码在黄巾起义之前,庐江都不会再有大动盪。

他有將近两年时间来屯田、练兵、积蓄根基。

若是一切顺利,真博到个假都尉,那他明面上能带一千兵马,私下还能再养千余部曲。

两千兵马!

足以雄踞一方,可千余部曲已然消耗巨大,若是还想將那明面上的一千官兵都养成自己人,所需钱財更是如流水一般。

但这些兵马,必须养。

黄巾之乱,席捲八州,震动天下。

到那时,百姓尸横遍野,可对於野心家来说,这就是一块硕大无朋的军功蛋糕——吃得多少,直接决定七八年后董卓入京、天下大乱时,谁能抢占先机。

曹孙刘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刘备最晚成事,早期被戏称为刘跑跑,但起步其实並不晚。

184年,刘备就在涿郡起兵护乡,只不过,刘备虽有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资助,又有豪强张飞倾力相隨,但也不过勉强凑出两三百人。

兵微將寡,加上本身也不如孙坚能打,所以刘备始终只能在边角小战中辗转,最终在这黄巾之乱里,仅得安喜县尉这么一个芝麻小官。

孙坚曹操不同。

孙坚起初也不过两三百部曲,但胜在有同乡——右中郎將朱儁提携,外加每战先登,悍不畏死,这才得以隨军转战潁川、汝南,立下实功,终授別部司马之职。

虽仅秩比六百石,却是能独立领兵,名正言顺蓄养部曲的实权军职——孙氏由此滚雪球而起,终成江东基业。

至於曹操就更是如此了。

曹操184年之前不过是个顿丘令,也就是个县令。

可在黄巾起时,其父曹嵩走动关係,为他谋得“骑都尉”之职。曹、夏侯两家倾尽部曲,又散財千万募兵,终得精锐五千。

曹操率此军直击潁川黄巾主力,一战功成,直接擢升济南相,秩二千石,执掌一郡国之军政,可自行辟召僚属!

自行辟召僚属!

这等於是给了曹操招募下属,培养自己班底的权利与机会!

同是黄巾之乱,刘备只能拿个县尉,孙坚却能搞到別家司马,曹操更是一步登天!

说白了,就是因为在黄巾之乱前,刘孙两家的积累不够,准备不足。所以大风来时,刘备飞不起来,孙坚飞的不够高。

谢渊当然不愿犯这个错误,可这么一来,问题又回到原点。

需要养兵,可钱从何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