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分黄家家產!
今日进城时,谢渊就知道会需要粮食以及一些基础物资,因此他早就让人在后面推了几个手推车。
虽然东西不多,毕竟此番他来居巢是剿匪,但此时贼寇已经束手,军粮什么的等会儿可以去黄家补,因此谢渊也是抽调了不少粮食物资。
亲卫们拿著这些去给受难的人家帮忙,刚开始不少人家刚开始还很慌乱,但等明白过来之后,也都感激涕零。
特別是那个抱著婴儿的寡妇,在见到叶老五之后虽然神情很不自然,但...
这年头,孤儿寡母,如何生存?
她一开始是下意识后退半步,似想推拒,可怀中婴儿忽然啼哭不止,小脸涨红,显然是饿极了。
一个人完全忙不过来,她犹豫片刻,终是默默走到廊柱后餵奶,没再將叶老五劝走。
渐渐地,街坊们也看出谢渊並非歹人,胆子大了些,
有人从门缝探头,有人扶著老人出门,街头巷尾慢慢有了人声。
不多时,便有百姓跪在道旁,叩首哭拜:“谢將军活命之恩,小人永世不忘!”
一位白髮老嫗拄著拐杖,跪倒在地:“若非將军赶走贼寇,我孙儿早被贼人抢去充奴了!”
几个半大少年扛著分到的米袋,红著眼眶喊:“谢將军!我们愿隨您从军,报此大恩!”
连一些农民老汉也捧著仅剩的粗饼往亲卫手里塞:“拿著!拿著!別饿著肚子护我们!”
感激之声此起彼伏,如春水破冰,渐渐漫过整条街巷。
不少百姓都涌了过来,不过周泰依旧带著剩下的一些亲卫將他们隔绝在外。
居巢匪患已经被剿,谢渊也愿意帮这些遭了灾的百姓一把,但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善心与蠢是两个概念。
谢渊笑眯眯对百姓们说著推脱的话。而在旁边,何威望著他的侧脸,眼神已全然不同。
“怪不得谢家这些年蒸蒸日上,那周乔两家的大老爷也看中此子。不仅文韜武略,心性也是上佳,果真不是池中物!
不过说来,我家玉儿,正巧与他年龄相仿...”
何威心思活络,一边小跑领著谢渊朝那黄家府邸跑去,一边暗暗寻思。
黄家这回是彻底完了。
黄家一倒,財產大半肯定归周乔谢三家,可居巢这块肥肉,谁来接手?
只能是周家——周尚。
周尚此时在寻阳当县丞,看似官不大,但是个人都知道那只是在镀金。
世家大族的嫡系子,向来都是有各自的家族使命。
周瑜他爹周异在洛阳当令,图的是朝堂高位;周尚蹲在地方,为的便是替周家扎下地方根基。
不过是因为地方官员,一般动輒几年都不会调整,重要位置又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故才升的慢。
此番黄家一倒,那居巢县令又背上了丟城之罪,位置自然是再坐不住。
周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而如今,是个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周乔谢三家已经绑定。
况且他何威虽然体恤百姓,但毕竟混跡官场多年,他岂会不知道这次谢渊立下的功劳有多大?
白石渡口八百破贼四千,转头又收復居巢。
这是泼天大功!
两项功劳加起来,其实都足够封关內侯了。
就算谢渊因为没有过往履歷,外加年龄尚小,但谋个假都尉这类的秩千石郡级假官还是问题不大。
到了那时,周家在朝堂有人,乔家门生故吏遍布全郡,谢家再掌军权,庐江一地还不是三家说了算?
“我何家,必须要牢牢攀上这颗大树!”
何威心里不断盘算,而不多时,隨著他跑出满头大汗,眾人也是来到一处豪奢的府邸门前。
牌匾上写著【黄府】两个大字,门高宅深,朱门半敞,铜环犹亮。
阶前散落著翻倒的箱笼、撕碎的帐册,几片未燃尽的纸灰在风里打转——
府中豪奢依旧,小河穿园,曲廊连阁,连池中锦鲤都还在慢悠悠游著。但此时这座曾令居巢百姓仰望的巨宅,已经没了往日的威风。
几百兵马將其围的水泄不通,家丁美婢在门前跪了一地,有的还在偷偷抹泪,有的则是害怕的打量著四周兵马。
而在那牌匾之下,谢二哥正在翻看帐本。
许褚、夏侯渊和甘寧则坐在台阶上喝著黄家珍藏的美酒,大声说笑著什么,一副豪气干云的模样。
“要我说啊,阿渊当真神人也!”
许褚灌了口酒,哈哈大笑,“竟能想出纸鳶载人飞天嚇贼的奇计!我长这么大,还从没想过纸鳶带人上天!还有那什么...扩音喇叭?阿渊是这么说的吧?那一声吼,十里皆闻,简直巧夺天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