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两眼放光,眼神中满是钦佩。

这条策略可是他从皖城到寻阳这四五天才想出来的,就算知道谢渊大才,他也觉得谢渊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消化整套策略。

可他万万没想到谢渊举一反三,他把这头一开,谢渊竟就彻底明了!

“我大哥,果然智冠天下!”

周瑜內心激动不已。

至於周遭几人,周泰与蒋钦都是有点懵。

周泰不必多说,他本就算不得智將之材,从无独立指挥大型战役记录,更多是斗將猛將的感觉,此时是抓耳挠腮,像听天书。

蒋钦虽有指挥军队作战的潜力,后来在白衣渡江战役里独领一军,还独自率军討平了山越,也算是战役级指挥官。

可两人只是普通家庭出身,此时是斗大的字认不满一箩筐,县令县丞县尉都分不清职能大小。

再听周瑜谢渊谈“合纵连横”“军功置换”,自然脑仁嗡嗡作响,眉头拧得能夹死蚊子。

甘寧与李寒烟就轻鬆的多。

甘寧稍微差点,能听个八分懂,但此时也是罕见的安静下来,静静捋顺脑海里的逻辑。

至於李寒烟,她是將门虎女,消化这些內容对她完全没难度,她只是非常意外的看了看周瑜,內心震惊於对方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见识思维。

她思索片刻,插嘴道:“这招合眾联合当属上上策,但在选人方面还需谨慎。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此番请外人进来虽能成为助力,但也要小心最后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平白无故得罪人。”

她是西凉出身,而羌人分很多个部落,因此汉族对付羌族时也经常要面对拉一批打一批的局势,偶尔也会出现前一刻还是朋友,后一刻就是因为利益分配变成敌人的事情。

她自幼在张奐帐下长大,这些事情也都是耳濡目染。

“这位姐姐所言极是。”

周瑜也是意外看了一眼李寒烟。

谢渊看著地图,思索片刻,“袁家荀家陈家这些顶级家族不用考虑,他们家族的年轻人只用到了一定年龄就会被推举入仕,而且这等士族向来也看不上军功。要拉拢,只能从鲁家、许家这种商贾或豪强之家下手....”

鲁家就是鲁肃的那个家族,因为同为商贾之家,外加鲁家在广陵郡与寻阳一江之隔,他还见过那鲁肃。

只不过就和周瑜一样,当时的鲁肃也还是个小屁娃,六七岁不到。而且当时因为两家的商业竞爭,鲁肃那小屁娃还放狗咬过他...

找鲁家合作,问题倒是不大。

鲁肃也有哥哥,而且没有商贾之家不希望拿军功,但估计也就能拉到百来个士兵。

至於譙国的许家...

“许褚吗?去年倒是从一些北边过来的商人嘴里听到过他的名字。”

谢渊在沉思。

许褚其实与甘寧差不多,都是“少时有勇力,聚豪侠。”

只不过许褚家底比甘寧更厚,按照《三国志·魏书·许褚传》的原文就是——“汉末,褚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

这是啥概念。

东汉一家大概五六人,聚集数千家...

这比如今庐江一郡之地的郡兵都多得多。

鲁家与许家都可以拉拢,不过许家不是庐江本地豪强,就算过来估计也就带个百来部曲。

三家合併,四百多人。

依旧不是很够。

谢渊微微皱眉,而在这时,周瑜说道:“我推荐一个人选如何?”

“恩?”

谢渊抬眉,周瑜则是手指在地图上划动,最后落在许家旁边的红色旗帜之上,而看清那旗帜的名字后,谢渊瞳孔猛地一缩——沛国...曹氏!

周瑜说道:“三年前,家父初任洛阳令,有一议郎登门造访。二人闭门长谈,竟至秉烛。我那时年幼,只在屏风后偷听一言半语...只记得家父送客时,低声嘆了一句:『此子若得风云,恐非池中物。』”

“起初我不知道那人是谁,后来才知道是他是曹鸿臚之子——曹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