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下一秒,他猛地闭上嘴,硬生生把那份兴奋压了回去,同时在心里暗暗提醒自己,还不到时候,没成功前,什么都算不得数。
卡尔抿了抿嘴,清楚地看到两条路摆在面前:要么音乐,要么电影,至於同时开干,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他又在脑子里稍微思考一下,发现根本没得选,只能选择音乐,毕竟自己的音乐天赋不错。
至於电影?剧本是写不出来的,就更別提拍电影或是其他的了。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101 看书网超顺畅,??????????????????.??????隨时看 】
再说了,好莱坞那地方水浑得能淹死人,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发行公司能把新人连皮带骨吞下去,坑的哭都没地儿哭,音乐圈兴许还能好一些。
所以还是先进入唱片市场里摸爬滚打吧,拍电影?等翅膀硬了再说!
而且不能隨便选一首歌,必须精心挑选。
首先排除了那些风格太过超前的:死亡金属、工业噪音、实验电子,选择这些的话,1985年的主流听眾和唱片公司老板可能会直接把他当成疯子。
也不能选那些风格太过鲜明,一听就知道是一些特定歌手標誌性的作品,比如麦可·杰克逊的歌,或者prince那种极具个人特色的放克。
贸然拿出来,会產生不必要的爭议,也难以复製其神韵。
卡尔需要一首“正確”的歌,一首核心风格能被现在的音乐环境所理解和接受的歌曲,一首能无缝接入当下流行电台,却又足以吊打竞爭对手的金曲。
於是他神情专注地瀏览著界面,在87年到90年之间发行的歌曲进行挑选,最后他挑了87年十大流行歌曲里的一首男声歌曲———cutting crew的《(i just) died in your arms》。
卡尔下载后听了一遍,发现这首歌是男高音的圣歌,主唱尼克·范·伊德的嗓音清澈、高亢且富有戏剧张力,副歌部分的旋律极高且充满激情,能最大限度展示男高音的音域和穿透力。
乐器和编曲方面,驱动整首歌的是厚重的鼓机节拍和忧鬱的合成器 pad铺底,经典的电吉他riff贯穿始终,与合成器交织,营造出既华丽又带有一丝伤感的氛围。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显示电量过低的提示,於是他赶紧尝试著把桌上的充电线拿起来给手机充电,然后真的充上了。
眾所周知,现代智慧型手机充电需要三样东西:1.一个现代的充电器头(电源適配器)2.一根现代的充电线3.一个符合规范的交流电墙壁插座。
现在第一点和第二点已经有了,並且幸运的是,第三点——標准的交流电墙壁插座——在八十年代的美国已经非常普及了。
美国家庭的电网標准(120v, 60hz)和插座的物理规格(nema 5-15)从二战以后就基本定型了,与今天几乎没有区別。
所以,如果你带著一套现代的手机充电器穿越回八十年代的美国,你可以把它插在当时的墙壁插座上,为你的智慧型手机充电。
因为充电器头的工作方式没有变:它將120v的交流电转换成手机所需的低压直流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