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双山县
『不愧是上乘桩功,和游龙桩这种瑕疵一堆的桩功相比,简直判若云泥。』
这便是元旭翻看完三本桩功后的感受。
首先便是桩功运劲和发劲的方式,不能说完美无缺,至少是不存在衝突与阻滯的,其次便是上等桩功都有其对应的武功路数。
比如《白鹤桩》对应的白鹤化羽掌,《金击桩》对应的虎形断金刀,《猿王桩》对应的通背形意拳。
事实上在鼎世界中,一切武功路数都有其对应的桩功,毕竟所有的发劲运劲方式都是由桩功决定的。
桩功与武功不符,轻则劲力运转与拳脚套路不合,威势大减,重则劲力与武功路数衝突,损伤筋肉。
所以这也是蒋昊敢把三本桩功都给元旭的原因,毕竟他拿去也没用,三本只能择其一。
当然,也有这三本桩功並不包含武功路数,不怕元旭瞎练。
蒋昊这么想並没错,因为这就是他从练武至今包括所接触的圈层而形成的认知,人不可能理解超出自己认知之外的东西。
元旭的存在,就在他的认知之外。
三门上乘桩功元旭看一遍就理解,练一遍就掌握,甚至他还根据这三本上乘桩功,將游龙桩也顺手给完善了。
他也想过將这四门桩功精华取出,融匯创造出一门新的桩功,但思考了整整一天也没头绪。
『桩功与武学相对应,我现在一式武学都没接触过,也就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运劲线路和发劲方式,创造桩功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元旭意识到自己毫无头绪的原因后,便不再强求,而是將所有的专注都投入到了猿王桩里。
而以元旭的恐怖天资,当他投入所有专注只做一件事情时,那么这件事情將在极短的时间內被他做到登峰造极。
……
半年后。
……
鹅毛飞雪在天地间飘飘洒洒,整个天地都被铺了厚厚一层。
义和庄里,三百名少年身穿衣,站姿笔挺。
经过这半年的站桩训练,他们气质早已大变。
总教习蒋昊披著一件黑色的熊皮披风,站在石阶之上,迎著大雪和朔风,嘴里喊出一个个名字:
“刘鸿志。”
“到。”
“马飞鹏。”
“到。”
“曹江涛。”
“到。”
“徐贵。”
“到。”
“罗震坤。”
“到。”
“刘凌里。”
“到。”
“冯江河。”
“到。”
“元旭。”
“到。”
“鲍爽。”
“到。”
“刘欢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