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薛姨妈得到了宫里的首肯之后,一刻也不敢停留,当即便赶回了金陵。

薛家的生意大部分都在这里,涉及当铺,药铺,绸缎庄,茶庄等各种產业。

既然要將宝全部押上,那么,这些產业就都得盘出去。

由於时间紧迫,薛姨妈也只能含泪低价出手了这些铺子。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良田,也都卖给了平日里相熟的几个大户。

就这样,仅仅用了三天的时间,薛姨妈便將所有的產业全部处置了。

之所以这么著急,那是因为这位薛家主母的心里很清楚,时间不等人,儿子薛蟠那边根本等不了。

一旦朝廷的一纸判决文书下来了,一切可就悔之晚矣了。

將全部的產业都折成银子之后,薛姨妈便又火急火燎的赶回了京城。

抵达京城的这一日,阴雨如晦,打湿了她的髮丝。

不过,此刻的她根本顾不得別的,她一心想要做的便是赶紧將薛家的这些家財献上去。

在她看来,钱没了还可以再挣,但人没了,可就万事皆成空了。

再说京城这边有贾政从中周旋,朝廷很快便接手了薛家的家產。

此时此刻,镇国公兼户部尚书刘犇已然將薛家的事单独上了一个摺子。

摺子的內容很简单,只是將薛家捐献家產的数字呈奏了上来,至於別的,刘犇並没有提及。

能够从武將转做文臣,又能掌管朝廷的户部,而且还被封了国公,这样的人又岂会看不出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纵然看不出,结合薛家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总能瞧出些许端倪来。

不过,对於薛家的唯一一个要求,刘犇还是转奏了。

毕竟,人家也给朝廷,给国库贡献了这么多银子,於情於理总要满足一下人家这唯一的要求。

最关键的是,薛家提出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薛家主母想要获得一个单独面圣的机会。

冯烈获悉这一情况后,心中虽然感到有些惊讶,但他仔细想了想之后,觉得此事也算是合理。

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薛家是为朝廷做了不小的贡献的。

如果朝廷连让她面圣的机会都不给,似乎也有些说不过去。

更何况,此事也代表著朝廷对这些世家大族的態度。

新朝建立没多久,薛家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虽然这样的做法並不是很心甘情愿,但不管怎么说人家確实拿了银子出来了。

而且,还是一笔不少的银子。

这般情形下,如果连人都不见上一面,那样倒显得帝王太过绝情了。

不过,冯烈的心里很清楚,薛家的那位主母想要见自己,其实就是想为儿子薛蟠求情。

儘管如此,冯烈还是打算见对方一面。

有些事,还是趁早说清楚的好。

要不然,等薛蟠被判斩立决的那一天估计对方会接受不了。

薛姨妈进宫的日子,安排在了她抵达京城的第三天。

在这之前,这位金陵薛家的主母特意准备了一身新衣服。

衣服是浅色的,很显年轻。

当然,如今的她也岁数不大,不过才三十八岁,也就是生养得早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