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日记中详细记述了发现一座古老遗蹟的经过,这段经歷从未出现在任何官方史料中,但我们对於这个遗蹟的了解十分有限。”
“因为日记最关键的內容恰好在下一页,但我们至今还未找到连接著那一页日记的其他部分。”
“但在有限的內容中,我们得以稍稍窥见一点,那个遗蹟的样貌。”
怀特闭上眼睛,一字不差地用古奥苏语复述了一遍日记上的內容。
“我记得那时,我终於穿过岩缝抵达“遗蹟”的內部,那座“遗蹟”的內部是由某种灰白色的金属构成的。”
“那种金属摸起来没有温度,闻起来没有气味,却让人感觉无比坚固,叩击时会发出诡异的蜂鸣声。”
“隨后我深入,继续深入...”
“但那时的一切让我感到奇诡,那似乎是某种远超现在科技水平的机器,我无法理解其原理,它没有齿轮,没有管道,它似乎有著某种按键连接著这台机器的主体。”
“时至今日,我从未见过,也无法理解。”
“我记得,在那一旁的透明柜子中,有数十支管状机械,它的外形与火器火枪类似,但却完全不同,我记得那个透明柜子无法打开,也无法继续对那些机械进行进一步观察。”
“但如今我能够確定,那一定是某种类似火枪的武器。”
“深入,继续深入...”
“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怕,我当时是被什么驱使著继续深入的。”
“如果我没有选择深入,也许就不会看到那个...”
“透明的巨大玻璃...”
“在那之后的黑暗...”
“放弃...”
“痛苦...”
“但我已经无法停止...”
“深入,继续深入...”
日记的內容到这里就停止了。
索伦·莫德瑞斯在大学中学习过古奥苏语,所以现在的索伦也能明白这日记的內容。
但此时他就像是听完了一整个恐怖故事一样。
“日记的记载在这一页戛然而止。”怀特的手指突然攥紧了茶杯,“但托雷斯三世留下的只言片语已经足够骇人。那些灰白墙壁,未知机械和厚重的玻璃屏障,无一不昭示著这座遗蹟的异常。”
老学者的声音不自觉地压低,带著某种近乎敬畏的颤抖:“以第三纪元的科技水平,根本不可能製造出那样的造物...即便是第五纪元的今天,我们也未必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原理。”
“有一点可以確定,小索伦。”
“托雷斯三世的转变一定与那座诡异的遗蹟有关。”
听到这里,索伦的心也加速跳动起来,他只感到自己似乎隱隱有触碰到某种真相,但却不敢下定论。
难道那座“遗蹟”来自他的时代吗!?
但这些描述还是太过模糊,而且並没有更多关键信息。
思考片刻后,索伦小心翼翼地问道:“有更多与那个遗蹟相关的信息吗?怀特先生。”
怀特摇摇头:“根据现有日记记录的时间来判断,托雷斯三世的精神状態转变与遗蹟探索存在明確的时间关联,他的疯狂偏执与那些无法理解的决策,都是在从遗蹟归来后才逐渐显现的。”
“而那座横贯北大陆的“巨型城墙”,恐怕正是遗蹟中那个“真相”催生的產物。”
“这个课题在学术界鲜少有人涉足,但根据我们团队对日记残篇的破译,托雷斯三世建造城墙的动机,显然与他从遗蹟中带回的某种超越时代的认知密切相关。”
“关於“巨型城墙”的建造动机,学界存在三种主流假说。”
“第一种观点认为,城墙是某种防护设施,用於阻挡来自极北之地未知威胁的南侵,也许威胁来源於他深入那座“遗蹟”之中,窥见的“真相”。”
“第二种假说则与遗蹟直接相关。托雷斯三世在日记中明確提及“需要掩盖真相”,这与他在官方史料中刻意自我抹黑的行为高度吻合,城墙很可能是为了封存那座“遗蹟”而建造的。”
“而第三种假说,则涉及那些被主流史学界视为传说的存在。部分研究者坚信,城墙实际是履行与精灵,矮人等超凡智慧生物契约的產物,一道永远隔绝两种不同文明之间的屏障,因为在托雷斯三世的日记之中也的確提到过这两种超凡生物。”
索伦听闻著,若有所思,突然有所想法。
“难道说托雷斯家族的隱秘也与这些有关。”
怀特摆了摆手:“托雷斯家族的秘辛已偏离我们的核心课题,並不是我们需要探查的重点。”
“不过,若能有幸找到一位托雷斯后裔参与研究,许多谜题或许能迎刃而解。”
“但很可惜的是,这个家族近三十年来,再无人听闻过他们的踪跡,就像是从世界上消失了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