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韩枫没有去训练场,也没有去机修部。

他坐在宿舍的书桌前,调出个人终端的光幕,双手在虚擬键盘上飞速敲击。

一夜未眠,他没有丝毫倦意,反而精神格外亢奋。

他正在为林雪,那位高傲的科学家,精心准备一份她无法拒绝的“科学诱饵”。

光幕上,一份標题为《关於飞行器高频能量流引发的体感共鸣现象初步探理论》的报告正在成型。

报告中,他將自己的“感知”能力,巧妙地包装成一种极度罕见的生物学现象。

他杜撰了一个名词——“高敏体感共鸣”。

报告里写道,具备这种特质的人,其神经系统能够与高频能量流產生极其细微的同步振动。

从而绕过常规的五感,直接在意识层面“读取”到机械结构的运行状態。

为了增加可信度,他还引用了数篇自己根本没看过的,但標题听起来高深莫测的公开论文作为理论支撑。

什么《论灵能场与生物电场的耦合效应》、《超音速环境下材料疲劳的量子波动分析》……

反正全是唬人的。

最后,他提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研究方案:

通过一系列可控的飞行实验,採集“高敏体感共鸣”者的生理数据,与战机运行数据进行比对,建立数学模型,最终实现该现象的量化与復现。

“这东西,她要是能拒绝,我把名字倒过来写。”

韩枫看著自己炮製出的“学术论文”,满意地笑了。

他太清楚这类科研人员的心理了。

对她们而言,一个未知的、可能开创全新领域的科学现象,比任何財宝都更具吸引力。

他將报告加密发送给了林雪,附言只有一句:

“林工,或许,这就是你想要的科学解释。”

做完这一切,韩枫才去食堂吃了顿饭。

然后直奔重力修行室,开始氪金修行。

……

另一边,东部战区,尖端武器研发中心。

一间充斥著各种精密仪器的办公室內,林雪盯著光幕上的报告,眼神变了又变。

从最初的不屑,到中途的惊疑,再到最后的凝重。

“高敏体感共鸣……”

她喃喃自语,镜片后的双眼闪烁著奇异的光芒。

这份报告的格式漏洞百出,引用的论文更是牛头不对马嘴,在她这种真正的专家眼里,就像是小学生的涂鸦。

可偏偏是这份漏洞百出的报告,其核心的那个猜想,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她固有的思维壁垒。

如果,这种“体感共鸣”真的存在呢?

如果,真的能通过实验数据,將这种“玄学”转化为可量化的科学模型呢?

那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未来的战机设计师,可以不再仅仅依赖冰冷的仪器数据。

而是可以从“人”的角度,去优化战机的能量迴路和气动布局!

甚至,可以开发出全新的生物感应式作业系统!

这个前景,让她的心臟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起来。

她几乎没有犹豫,立刻拿起內部通讯器,拨通了一个號码。

“王主任,我需要立刻召开『夜隼』项目组的紧急会议,我有一个重大发现,可能改变整个项目的走向!”

半小时后,项目组会议室。

林雪站在主讲台上,意气风发,將韩枫的理论,用她自己的语言和更严谨的逻辑,重新阐述了一遍。

她略去了韩枫的名字,只说这是自己受“幽灵延迟”事件启发,提出的一个全新假说。

台下,坐著十几位项目组的专家,最上首的,则是一个头髮白,神情严肃的中年男人。

他就是“夜隼”项目的总负责人,王坤明主任。

听完林雪的阐述,会议室里响起一片窃窃私语。

“生物体感共鸣?这太……天方夜谭了吧?”

“听起来更像是武道修行里的『天人感应』,能用科学来解释吗?”

王坤明抬手压了压,会议室立刻安静下来。

他看向自己最得意的门生,缓缓开口:

“小林,你的想法很大胆,也很有价值。

但是,任何科学假说,都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你的实验方案是什么?

总不能隨便找个人,就让他去开我们那台宝贝疙瘩吧?”

林雪立刻回答:

“主任,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测试人选。

就是昨天协助机修部,找出『幽灵延迟』问题的那个飞行学员。”

“他的身上,极有可能就具备这种我们尚未理解的特质!”

“一个学员?”

王坤明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胡闹!”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著不容置疑的威严。

“『梟龙改』是联盟目前最先进的四代半原型机,价值数十亿。

它的每一次升空,都需要至少两名特级试飞员交叉验证,並且报备空天军司令部。”

“你让一个连飞行资格证都还没拿到的学员上去?

出了事故谁负责?

这个责任,你担不起,我也担不起!”

王坤明的话,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林雪一半的热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