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五万投资一天赚五十万
2004年6月28日,北京电影学院门口。
“木哥,这样能行吗?”
大刘拽了拽过紧的衬衫领口,“咱们这可是擅闯高校啊!要是被逮著了,非得被当成社会閒散人员扭送派出所不可!”
林木淡定地拍了拍手中的一条中南海:“放心,有这玩意儿开路,比学生证好使。记住啊,等会见著保安大爷,笑得甜一点,嘴甜一点,保准好使。”
保安室里的大爷一看这条烟,眼睛立马亮了:“小伙子,有什么事啊?”
“大爷,我们是北师大来的,想找教务处諮询点进修的事。”林木笑眯眯地把烟递过去,“这天热的,给您解解乏。”
保安大爷接过烟,掂量了一下,脸上笑开了:“北师大?高材生啊!进去吧进去吧,教务处就在主楼三层。不过要是有人问起来,就说是我远房侄子啊!”
“好嘞!谢谢大爷!”
两人顺利溜进北电校园,大刘看得目瞪口呆:“木哥,你这套路也太熟了吧?”
林木心里暗笑:那是,上辈子在影视圈混了那么多年,这点门道还能不懂?
......
教务处里,一个戴著金丝眼镜的中年女老师抬头打量他们:“你们是?”
林木立马掏出北师大毕业证,满脸堆笑:“老师好,我们是北师大中文系刚毕业的,特別嚮往电影艺术,想来贵校进修一年。”
女老师推了推眼镜:“进修班8月才招生呢,你们来早了。”
“不早不早,”林木从包里掏出厚厚一沓钱,“我们听说贵校教学设备需要更新,特意准备了五万元赞助费。就想插班学习摄影、文学和导演课程。”
女老师眼睛一下子直了,金丝眼镜都滑到了鼻尖:“多少?五万?”
大刘在一旁紧张得直冒汗,小声嘀咕:“木哥,咱们不是来学习的吗?怎么还赞助五万?这钱不是要用拍电影的吗?”
林木暗中掐了他一把,面不改色地说:“我们对电影艺术是真心热爱的,这点讚助只是聊表心意。听说贵校的摄影机都还是老式的,我们看著心疼啊!”
女老师赶紧起身关门,压低声音:“同学,你们这也太突然了。进修班確实名额有限,而且...”
“而且我们可以不要学歷证明,”林木赶紧接话,“就是纯粹想来学习。您看,我们是北师大毕业的,文化课底子好,绝对不会给学校添麻烦。说不定还能帮老师们打打下手,搬搬设备什么的。”
女老师看著那沓钱,明显动心了,但还是有些犹豫:“这个我得请示一下领导。你们在这等著。”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她一走,大刘立刻炸毛:“木哥你疯啦!这钱不是要用来註册公司的吗?怎么全拿来赞助了?咱们哪还有钱拍电影啊?”
林默老神在在地坐下:“放心,这叫投资。北电这块招牌,值这个价。你想想,在这里能认识多少未来的大导演?多少未来的明星?这都是人脉啊!”
大刘一脸懵逼:“將来?默哥人家大导演大明星能搭理咱们?”
林默神秘一笑:“天机不可泄露。你就等著看吧,今天这五万,將来能换回五百万。”
“五百万?”大刘眼睛都直了,“默哥,你是不是昨晚酒还没醒?”
.......
门外传来脚步声,两人立刻正襟危坐。
进来的不只是刚才的女老师,还有个禿顶的中年男人,腋下夹著个公文包,一看就是领导派头。
“我是教务处长,”男人打量著他们,目光在那沓钱上停留了片刻,“你们真想赞助五万?”
林木起身握手:“处长好,我们对电影艺术十分嚮往,特別是最近在筹备一部电影,觉得专业知识还不够,想来深造一下。”
处长的眼睛亮了:“拍电影?什么题材?”
“爱情片,”林木脸不红心不跳地瞎扯,“暂定名《建筑学概论》,讲一个建筑系学生重逢的爱情故事。”
“《建筑学概论》?”处长若有所思,“这名字倒是挺新颖。不过新人拍爱情片可不容易,你们有资金?有经验吗?”
林木顺势接话:“所以想来北电学习专业知识嘛。要是处长能帮我们这个忙,將来电影片头一定给北电鸣谢,首映式也放在北电礼堂办。”
处长明显心动了,但还是故作矜持:“插班確实不符合规定...不过你们这么有诚意,又是北师大高材生...”
林木赶紧把装钱的信封推过去:“处长,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就当是为艺术教育做贡献了。”
处长瞥了眼厚度,终於笑了:“这样吧,你们先跟著暑期班上课,等9月份正式办手续。不过说好了,只能旁听,没有学歷证明。”
“够了够了!谢谢处长!”林木连忙鞠躬,“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出了教务处,大刘还处在懵逼状態:“这就...成了?五万块就这么给出去了?”
“放心,钱会有的。”林木搂住他的肩,“走,带你去见识见识未来的电影大师们。”
两人在教学楼里閒逛,突然听到一间教室里传来洪亮的讲课声。
林木眼睛一亮,拉著大刘就往里凑。
教室里,一位头髮白、戴著黑框眼镜的老师正在讲课,底下坐满了学生。
“电影不是炫技,”老师的声音沉稳有力,“是要用最朴实的镜头,讲最真实的故事。你们看侯孝贤的《悲情城市》,长镜头运用得多克制...“
大刘小声问:“木哥,这是谁啊?看起来挺厉害的。”
林木压低声音:“田壮壮!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没想到能碰到他讲课!”
这时,田壮壮正好讲到镜头语言:“...所以我觉得,手持摄影不一定非要晃,关键是要找到合適的节奏感。”
林木忍不住举手:“田老师,我觉得手持摄影的精髓不在於稳,而在於'呼吸感'。就像《小武》里那样,镜头跟著人物呼吸,才有真实感。”
田壮壮推了推眼镜,惊讶地看著这个陌生面孔:“这位同学说得很好。你看过《小武》?”
“看过一些片段,”林木谦虚地说,“我觉得中国电影现在最缺的就是这种纪实美学。大家都在追求大製作,反而忽略了最本质的东西。”
田壮壮讚许地点点头:“有意思。你是哪个班的?我怎么没见过你?”
“新来的进修生,”林木笑著回答,“北师大中文系毕业的,特別崇拜您的《蓝风箏》。”
“《蓝风箏》?”田壮壮若有所思,“那都是十年前的作品了。看来你对电影確实有研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