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赤子心》?光听名字就燃起来了!”

“必须是真·本尊!这口气这风格,別人模仿不来!”

“蹲住了!三天后不见不散!”

“《山海》都快把我听哭了,新歌期待感拉满!”

“兄弟们,转发起来!让所有人都看到!”

当然,也夹杂著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质疑他炒作、蹭热度,甚至有天宇娱乐僱佣的水军下场带节奏,说他是“伤仲永”、“江郎才尽所以才急著发歌圈钱”。

但这些负面评论很快就被汹涌的支持声浪所淹没。经歷过直播事件,顾辰几乎成了“反抗黑幕”、“追求梦想”的代名词,积累了大量的路人好感度和坚实的粉丝基础。

此刻他携新歌归来,自然一呼百应。

顾辰没有浪费时间在网上和黑子对线。

他的策略很明確:用作品说话。

第二天,《瀟湘晨报》的文化版果然刊登了刘栋的採访文章。

標题取得相当有水平:《从〈山海〉到〈追梦赤子心〉:专访爭议选手顾辰,听他讲述音乐背后的挣扎与梦想》。

文章客观记述了採访內容,重点突出了顾辰对音乐创作的思考、对梦想的坚持,以及面对不公时的豁达態度(至少表面上是)。

对於爭议,文章引用了顾辰的原话,並未做过多主观渲染,但字里行间还是能看出对顾辰的欣赏和隱隱的支持。

要知道在2005年,纸媒的影响力还是响噹噹的。有了传统媒体的背书,进一步提升了事件的热度和 legitimacy(合法性),让顾辰的“独立音乐人”形象更加立体,也间接回击了“炒作”的说法。

报纸出来的当天,顾辰特意去买了一份,和苏晚晴头碰头地一起看。看著自己的名字和观点变成铅字,一种奇妙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刘记者写得真好!”苏晚晴指著其中一段顾辰关於“音乐打动人心”的论述,小声念出来,眼里满是骄傲。

“主要是你男朋友说得好。”顾辰大言不惭地自夸,惹来苏晚晴一记可爱的白眼。

热度有了,媒体关注度有了,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如何將这份关注度,实实在在的,变成……钱。

没错,就是变现。

拒绝太合麦田,选择独立发行,除了追求自由,另一个现实原因就是顾辰需要快速积累第一桶金。无论是改善生活,还是为后续更庞大的计划做准备,钱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石。

2005年,数位音乐收费模式还在雏形,靠网络下载直接赚钱几乎不可能。但顾辰早有打算。

他的目標,是彩铃。

在这个手机尚未全面智能化的年代,彩铃市场却异常火爆,是一块巨大的蛋糕。一首爆款彩铃带来的分成收入,是相当可观的。

“彩铃?”苏晚晴对这个词有些陌生。

“对,就是別人给你打电话时,听到的那段音乐。”顾辰解释道,“运营商提供平台,sp(服务提供商)负责內容,用户下载,收入三方分成。如果我们能拿下几个主要sp平台的合约,让《追梦赤子心》成为热门彩铃,那收入……”

顾辰没有说下去,但眼里闪烁的光芒已经说明了一切。

说干就干。

他凭藉前世的记忆,列出了几家此时实力最雄厚、渠道最广的sp公司:华动飞天、腾讯(是的,早期腾讯也做sp)、空中网、掌上灵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