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春院。

舞台之上,七八个衣著和中原迥异,露著肚皮,赤著玉足,露出如藕般的玉臂,正值二八年华,容貌同样迥异於中原女子,身段高挑婀娜的女子正隨著鼓声乐声翩然起舞。

杨先端著酒杯,旁边还坐了个二八年华,容貌姣好的少女,正在为其斟酒。

“这些胡女跳的这是什么舞,看著真带劲。”坐在杨先右手边的陈武一边搂著身侧的女子,一边目光炙热的盯著舞台上正在起舞的胡女。

“这叫胡旋舞,是从西域那边传过来的。”

“吃酒吃酒!”

“敬哥哥!”

眾人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之间,时间很快就过去。

一晃就是一个多月的时间,时间已经来到夏末,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一个人数眾多,车马数十的队伍,鱼贯著驶入渭州城。

“小婿拜见岳父大人!”杨先刚进门就衝著屋內坐著的盛维拱手行礼。

“岳父大人不远万里而来,著实辛苦了。”

“行了行了,我千里迢迢来渭州,可不是听你说这些客套话的。”跟杨先相处的久了,知道杨先的性子,盛维也懒得废话。

“岳父大人,淑儿和元哥儿还好么?”

“都好都好!如今元哥儿长开了,那眉眼跟淑儿愈发像了。”说起外孙,盛维的脸上也不禁露出笑容来。

“姐夫!”一旁的长梧也走上前给杨先拱手行礼。

“想通了?不在家等武举了?”

“姐夫说的有道理,便是將来武举入仕,也得上战场,倒不如先跟著姐夫磨礪磨礪。”

“早这么想就对了。”杨先尚浅拍了拍长梧的肩膀道:“既然决定了要走武举的路子,就该早做准备,武举除了弓马骑射之外还考什么?考的是排兵布阵的本事,是对兵法的理解和运用,用兵这东西,光读书没用,得亲自尝试过才知道个中门道。。”

“姐夫说的对。”长梧嘿嘿笑著道。

杨先和岳父小舅子寒暄了一阵,从酒楼里预定的酒菜也送了过来,三人围坐在桌旁一边吃喝一边閒聊,说著说著,盛维就把话题转到了杨先提供的另外一个提纯白的法子上。

“你说的那个竹炭,匠人们试了几十次,可烧出来的效果都达不到你说的程度。”

“烧制的关键在温度,尤其是第二次烧制,对温度的要求更高,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具体还得匠人自己把握,多尝试几次,找出最合適的。”

如今没有温度测量的仪器,杨先又只是个纸上谈兵的,连烧窑都不会,自然给不了盛维专业的意见。

黄泥水淋脱色法虽然能够製造出白,但效率太低,成色也並不能算顶尖,只是工艺简单,杨先和淑兰成婚之后,就將活性炭脱色法交给了盛维,只是活性炭的製作对工艺要求颇高,要將竹片两次煅烧之后才能製成,而且对於煅烧的温度要求颇高。

虽然最后烧制出来的竹炭效果没有达到杨先最开始的预期,但其製造出来的白,成色却比用黄泥水淋脱色法製造出来的要好不少,最关键的还是效率也要更高。

孰优孰劣,盛维心中自然有数。

“现如今咱们人也来了,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做?”盛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话音一转,问起了杨先的打算。

“不是我打算怎么做,是岳父大人打算怎么做!”

“嗯?”盛维目光灼灼的看向杨先。

杨先解释道:“我就是个粗人,也不擅长经商,岳父大人走南闯北多年,立下这么大一片基业,自然比我懂得多。”

“我看你就是懒!”盛维没好气的道。

杨先笑了笑,没接话。

“听说你最近常去勾栏?”盛维话音再度一转,看向杨先的目光也带上了几分询问。

“咱们那位经略相公可不简单。”杨先没有直接回答盛维的话,而是忽然说起了经略刘洵。

“我问的是你是不是常去勾栏,又没问你经略相公。”

杨先却道:“岳父大人,要是你手底下有个能力很强,又极为自律,不贪財,不好色的人,你对他是重用还是忌惮?”

“这样的人自然要重用。”盛维想都没想就直接回答。

“岳父大人就不担心这人能力太强,野心太大,有朝一日,会反噬自己吗?”杨先看著盛维的眼睛问道。

盛维被问的一愣,旋即就反应了过来:“所以这就是你去勾栏的理由?”

“不!”杨先道:“是藉口!”

盛维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看著杨先,没想到杨先会说的这么理直气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