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贾詡
田芬见是故人,心中稍安,他回顾左右,確保对话不会被旁人听见后,方才言语:“你若说破我计,可惜王师数千人马,皆將由你断送了。”
贾詡轻声一笑,反问道:“李傕军中数万兵马,此性命如何?”
田芬自知说不过贾詡,索性直言。
“文和真欲破陛下之计也?”
“此言何意?何谓陛下之计?”贾詡面有迟疑,询问田芬。
田芬昔日与贾詡同朝为官,二人颇为相熟,不过此事涉及天子所託,贾詡又为李傕帐下谋士,他並不会將整个计划和盘托出,只是说出自己受陛下嘱咐的那部。
“此乃天子密詔,命我诈降李傕营中,献计於巫柷,使其与阵前做法,以此来谋划王师安危。”
“这竟是陛下之计?”
贾詡诧异,有些不信,他上一次见到天子时,不过是数月之前,那时天子不过是一个乳臭未乾的小子,只能依赖王允等一眾大臣做出决策,而后再以天子名义下詔,也正是因王允刻薄,不听劝阻,执意要对董卓旧部进行清算,这才让他看到了机会,劝说李傕趁著长安空虚进攻占据。
可以说,天子给贾詡的印象,就是一个吉祥物一般,平日无事时,高高掛起,等到需要用的时候,再拿下来,好生擦拭一番,盖个印章。
所以田芬今日同他说,这计策是天子秘密授予的,他自是不信,但见田芬神色认真,並不似玩笑之语,贾詡不由深思片刻。
而这厢看著独自沉思的贾詡,田芬內心如雷如鼓。
邓渊,宣潘皆在郭汜营中,他二人若是其中一人出了事,另一人还能继续执行陛下授予的密旨,可他不一样,李傕这边只有他一人全权负责此事,一旦出了什么事,恐生事端。
贾詡机警聪慧,已经看破了计策,田芬担心此人会去相告,故而私下里已经做了与对方同归於尽的打算。
不过面上,仍是装作亲切,田芬压下当下心中焦虑,试问道:“文和也为汉臣,昔日深受先帝之恩,难道真要不留情面,將计策告知李傕吗?”
贾詡背手负后,作势摇了摇头,似乎很是痛惜。
“孝灵皇帝礼遇於我,我感念先帝恩遇,未尝忘报,如今此计既为天子所谋,我又怎会將此计告知李傕。”
见田芬看向他的眼神中並发出明显的光亮,贾詡已知他所期望之事已经十拿九稳,復又悲伤开口。
“我是段公(段熲)外孙,受名士阎忠举荐,察孝廉为郎,深受国家厚恩,无以为报,原以为李傕乃匡扶汉室之臣,却不料其奸诈狡猾,刻薄寡恩,时日一久,便渐失所望。
只是此番我亦隨军在此,兵败之后,玉石不分,又岂会免难?”
田芬急道:“何不即刻离去?!”
贾詡闻言,作势一嘆:“我欲另投明主,只是苦於没有门路而已。”
说到此处,贾詡背手踱步,时而皱眉,时而沉思,端是一副苦苦思索出路模样。
田芬听罢,心中一喜,想到贾詡已经看破了他的计策,如果不將他拉入汉室阵营,留著迟早会是一个隱患。
昔日李傕使骑都尉胡封刺死樊稠,李、郭之间矛盾日益激化,开始交兵,彼时李傕请贾詡为宣义將军以助自己,又与其商议劫持献帝到自己营中,贾詡却以“不可,胁持天子,不合道义。”为由,断然拒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