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唐人街的买卖章
光是一个粤省。
只有一个小小的珠三角平原。
其他地方都是绵延的山地。
却硬生生挤了三千万人口。
要知道。
这可是农业时代,没有工业化之前的三千万。
朱师焱记得很清楚。
在他的老家。
曾经,每一座山都被开闢成为了梯田。
像是纸片一样长条状的梯田蔓延。
但即便如此。
也养不活这么多的人口。
为了爭夺土地、水源。
绵延百余年的土客械斗,村与村之间的战爭规模越发的庞大。
从冷兵器的斗爭,逐渐演变成为了火銃、火炮的对决,从数十人的小规模战斗,演变成动輒数千人之间的混战,连官府的官兵都不敢弹压的地步。
原因也很简单。
为了爭夺土地资源。
小门小宗是生存不下去的。
这就导致了南方的宗族的规模越来越大。
大宗吞併小宗,以至於械斗的规模持续膨胀。
鸦片战爭后,粤省地区的人口压力进一步加大,如果能够活得下去,谁愿意贷款一百多块钱美金千里迢迢来美国呢?
朱师焱心中默默算了一下。
那寧阳会馆李家,一个人头就能收一百五,扣除掉成本,给粤省、加州两地的清朝或是美国官员的贿赂等等。
一个人头保守估计,都能赚一百块。
这李家挺赚钱的啊!
“那位李老爷,每年能送多少人到旧金山?”
“听说得有两千以上,这要看运气,船上太苦了,沿途多有得病的,死在路上的就得有三分之一。”
两千...
每个人赚一百。
这寧阳会馆的李老爷。
一年光是卖猪仔就赚二十万美金以上!
而且,根据罗三古等人的说法。
这位李老爷送苦力到各地的矿区,也是有抽成的。
这一年赚的有多少,可想而知。
如此说来。
如果能大规模降低路上的“损耗”。
这位李老爷应该是可以出得起钱的。
朱师焱在內心盘算了起来。
在商言商。
如果这位李老爷有办法降低“猪仔船”三分之一的损耗率的话,他一定会很乐意的。
损耗降低,意味著成本降低,利润也增加。
毕竟。
每一名华人苦力,都欠了他李老爷一百多块钱呢。
从这方面来说。
这位李老爷。
倒是个不错的合作对象。
朱师焱观察著唐人街。
“怎么没怎么见到女子?”
他问道。
马有財则是嘿嘿一笑:“朱先生,我们都是来此谋財,迟早要回去的,谁还会拖家带口啊...”
他看了一眼皱著眉头的朱师焱,压低声音说道:“朱先生,您要女子,可以去阳和会馆那边。”
“阳和会馆?”
“对,这唐人街的妓馆青楼,都是阳和会馆的地盘。”
“我听说还有个三邑会馆,他们是做什么的?”
“这三邑会馆,是在唐人街开工厂的,火柴厂、纺织厂都是他们开的。”
“哦?”
朱师焱微微頷首。
“咱华工的工资低嘛,所以三邑会馆据说后面有洋人的大老板在后头呢。”马有財神秘兮兮地说道,“三大会馆都有自己的地盘,朱先生在这里做药品买卖,倒也不会和三大会馆有什么衝突。”
朱师焱脸色有些古怪。
他么的。
21世纪咱中国人开血汗工厂。
怎么到了19世纪。
还是开血汗工厂啊?
他骑著马大摇大摆的走在唐人街上。
吸引著沿途华人的目光。
一行背著长枪的华人,想要不吸引目光都难。
朱师焱左右看了看,绝大多数人都不敢抬头看著他与他对视。
所以,当有一双目光在盯著他看的时候,朱师焱一眼就注意到了。
他扭头看去。
脸色微微一愣。
竟是一名女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