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处店铺是陈顺向总会申请款项新买下的,人员也是从销售与贸易分会里精挑细选出来的顶尖好手。按照陈善长的交代,要“把服务做到最好”,当然,他们的工钱也是商会里最高的那一档。
推开店门,里面並没有普通布庄那种布匹堆积如山的景象。
店內空间开阔,光线充足。
沿墙立著几个打磨光滑的桐木人台,十几套成衣样品就静静地穿在这些模型上。
男装以青色、灰色、白色为主,线条流畅。
女装则多是浅蓝、月白、藕荷这些顏色,素净雅致。
每一件衣服都熨烫得整整齐齐,针脚细密均匀。
最显眼的白墙上,掛著一幅字,写著:“琼林素雪,衣如其布,洁净挺括,久穿如新”。
落款正是陈子壮。
掌柜的是商会里一向以稳重干练出名的老人陈德方,此刻他换上了一身崭新的素雪布长衫,气度沉稳。他身边站著两位同样衣著整洁、笑容得体的年轻伙计。
后堂隱约传来裁剪布料的“沙沙”声和缝纫时细密的针脚声。
“大家都打起精神来,”陈德方低声嘱咐伙计们,目光扫过店內一尘不染的布置,“咱们这衣坊,卖的是琼林的牌子,更是琼林的脸面。客人进门,眼睛要亮,手脚要勤快,说话要暖和,心意要诚恳。记住,咱们拿的工钱,是商会里独一份的,要对得起这份差事!”
伙计们齐声答应。
开头几天,衣坊的生意有些清淡。
偶尔有好奇的客人进来,也被这种和普通布庄完全不同的售卖方式,以及相对较高的定价弄得有些犹豫。
但很快,素雪布本身积累起来的好名声就开始发挥作用。
先是几个在琼林布店买过素雪布的富裕人家的女眷,抱著试一试的心態,买了几件中衣回去。
“哎哟,张太太,您家新做的这中衣,看著真精神!料子也舒服吧?”一次茶会上,一位眼尖的太太问道。
张太太颇为得意地摸了摸袖口:“不是另外裁的,是西关那家新开的『琼林衣坊』直接买的成衣,琼林素雪布的。您摸摸,又软和又挺括,穿著贴身不粘皮肤,洗了好几水了,还是这么板正!”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
“琼林衣坊的成衣,料子好、做工细、穿著舒服、经洗耐穿”这样的口碑,渐渐在城里的富裕商贾、文人,甚至中下层官吏的家眷圈子里传开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