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唱片业的现实
“得了吧,”西蒙摆摆手,“机械复製版税低得嚇人,法定费率是每首歌曲、每张唱片8.8美分。就算一张唱片卖出去一百万张,词曲作者也只能拿到八万八千美元。
另一块是公开表演版税,歌在电台、电视、酒吧这些地方播放能收点钱,通过ascap、bmi这些表演权组织分发。如果歌能大火,这笔钱確实细水长流很可观。
假设是一首冠军单曲,公开表演版税可能达到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美元。但问题是,我现在根本不是这些组织的会员,他们也不会主动来找我。”
贾韦德更疑惑了:“那我怎么看很多歌手赚的钱远远不止这个数?”
“那是因为他们不仅能通过名气变现,手里还握著最核心的东西——录音版权。”西蒙解释道。
“一张唱片的录音版权通常归唱片公司所有。所以我的计划是,先想办法赚到第一桶金,然后成立自己的独立唱片公司,自己投资製作唱片,拥有100%的母带版权。
然后,我再支付一笔『服务费』给那些大型唱片公司,利用他们庞大的发行网络,把我的唱片铺到全国乃至全球的商店。
这样操作,每卖出一张cd,我能赚到的钱是传统模式的五六倍!而且最重要的是,版权永远在我自己手里。
未来这些唱片可以被重新包装、翻唱、授权给电影、电视、gg、流媒体平台...所有后续收入,100%都是我自己的!”
他心里默默补充:而且我现在还是个未成年。
唱片公司最喜欢找未成年人签那种长达七年的吸血合同了,一旦签了,就等於把自己未来最好的年华彻底卖给了公司。
想想现在才12岁的小麦粒,未来几年要给著名的血汗工厂迪士尼当牛做马,在拍摄《汉娜·蒙塔娜》时期,迪士尼要求麦粒在每一季的播出期间最少跑70场巡演。
这些巡演总收益是7000w美元上下,场均收入100万,而可怜的小麦粒的分红只有1-3万。
每集电视剧的片酬大概是在1.5万美元左右。
麦粒的拍摄、录歌、演出和各种活动加起来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如果还要学习的话...几乎是没有时间吃饭睡觉!
简直惨不忍睹!他可不想步后尘。
被这么压榨也不怪她后来一心只想逃离迪士尼。
贾韦德听完西蒙这一大套清晰得不像临时起意的行业分析,沉默了片刻。
他第一次真正用看待一个成年合伙人的目光,而不是看一个闹著要玩音乐的弟弟的目光,审视著西蒙。
“西蒙,”他正色问道,“那你具体的计划是什么?你打算怎么解决启动资金和入行的问题?”
西蒙深吸一口气,知道关键时刻来了:“现阶段,我只能先卖歌。把这些demo片段卖给识货的大牌歌手或者他们的製作团队。
我可以协助製作,既能学到经验,也能积累行业人脉。从製作人入行,是目前最稳妥的路子。”
对於没有资源但有才华的素人来说,从製作人转型为明星是一条被验证过的成功之路。
比如华语乐坛的李荣浩,早期他为眾多歌手担任吉他手、创作和製作人(如为陈坤、赵薇写歌)。
他积累了近十年的幕后经验,最终以一张几乎全部由自己一人包办词曲、编曲、製作、吉他等所有工序的专辑《模特》横空出世,一鸣惊人,从行业內的抢手製作人成功转型为一线歌手。
米国这边也有诸如菲董法瑞尔·威廉士、火星哥布鲁诺·马尔斯这些完美典范。
通过为他人製作高质量作品建立声誉和人脉,最终过渡到自己的艺术家生涯。
说起来火星哥和自己差不多同龄啊!
现在估计刚刚高中毕业,从夏威夷来到美国本土寻找机会,赚到第一桶金后有机会可以试著找找!
西蒙顿了顿,话锋一转,眼睛里闪烁著一种贾韦德从未见过的、混合著野心和兴奋的光芒:
“不过嘛,老哥,在来找你的路上,我遇到了点事儿,突然有了个更好的点子!一个可能比卖歌给唱片公司更快、更有趣、也更...属於我们这个时代的点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