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顾问!议题设置理论!
牧弦看过的书很多,所以他知道,沈清川的做法在无形中,运用了议题设置理论。
议题设置理论(agenda setting)。
常被应用於群眾心理分析与媒体领域。
核心概念是媒体未必能控制人们“怎么想”,但能控制人们“想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媒体透过选择报导哪些新闻、如何报导,来决定受眾心中“哪些议题重要”。
如果一个组织先丟出一个“危机感强”的议题,社会舆论就会集中在这个主题上。
等舆论热度起来后,再丟出“解决方案”,就能快速把群眾的注意力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
尤其是在需要与时间赛跑的话题时,可以发挥极好的效果。
这么说可能还是难以理解,其实有一个最典型的运用方式。
就是“闢谣”,经常说造谣一张嘴,闢谣跑断腿,但运用好这个方式,闢谣的速度就能翻上好几倍。
沈清川这份新闻稿,可以说就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既然对方都做到这个程度,牧弦也不打算继续推词,他称讚道:
“沈队长的能力比我想像的更优秀。
“顾问的位置,我可以接受。”
同时,牧弦话锋一转。
“但在那之前,我希望你能明確说说。
“你让我当顾问这个职位,具体是想要达成什么效果?
“我可不会天真到,相信你说的“怎么方便怎么来就行”。
“任何行动,背后一定有满足某种需求的“利益”考量。
“这就是人的利己性。
“沈队长,你总不会跟我说你想当圣人吧?”
牧弦都说到这个份上,沈清川也不打算藏著掖著。
沈清川开口说道:
“你说的没错,我没兴趣当什么圣人。
“选择你做顾问也有我的目的在里面。
“但我说的“你怎么方便怎么来就行”,可不是什么空头支票。
“我会给你最高程度的自由,你需要做的事情只有两件。
“一件是参加镇火队的会议,並把你的看法告诉我。
“另一件是在我给你的委託中,决定接不接受。
“相对的,你可以从我们这里获取“余烬”的相关情报。
“以及王博士对“余烬”的研究成果。”
牧弦仔细琢磨沈清川说的话,这条件真是有点太好了。
完全没有需要强制他出力的地方。
动动嘴皮子,就能得到官方的“余烬”一手资料。
这已经不是僱佣,更像是合作关係。
只不过他还有一点很在意,牧弦追问道:
“你说的委託,是指什么类型?”
沈清川猜到牧弦会问这个问题,他很快答道:
“以后隨著“余烬”玩家越来越多,肯定会出现一般队员难以处理的顶尖玩家。
“到那个时候,我希望你能帮忙解决。
“当然,你也可以拒绝,这並没有什么强制力。
“以前这类人,都是由我或津少负责处理。
“但以后我作为队长,没办法轻易离开岗位。
“本来我是打算將顾问的位置,交给津少负责。
“但你看起来,比津少更適合顾问这个职位。”
牧弦轻点下头,如果是这类委託,他倒是挺愿意做。
要是像查飞横那样的玩家,在他居住的地方四处游荡,他也会觉得挺不舒服。
想確认的问题都確认完,牧弦同意道:
“可以,这顾问我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