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帐面上一共有二十多万。

在政策不明的情况下,就敢提出投资这么多钱建厂,这个想法很大胆。

但是,林东健也想了一些办法,那就是合营,和他的老东家一起合营,披著国营企业的外衣,干自己的事。

刘多仓不敢自己做决定,所以召开了所有股东大会。

大会上,百分之八十的人不同意新建厂房,而要求分红,也有不少民间清醒,说问问刘世廷的意见再说。

首先,除了掛靠沂水罐头厂的观点外,刘世廷非常支持林东健的其他观点。

其次,关於公司的问题,刘世廷想到了两个办法,一个是等,等光彩实业这个民营企业先行者取得营业执照之后,村里再申请成立公司,但是这一等,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估计至少要半年起步。

另一个办法就是披著黄河实业公司的外衣。

但是,现阶段国內对外资的限制非常严格,目前,只有十几个城市允许外资设厂,鲁中有两个,一个是海岛,一个是嶸乌市。

外资来大陆投资建厂可以,可是產品不允许內销,只能外销,其次,不允许独资,必须合营。

这就牵扯到合营法人主体的问题,就像光彩实业之所以成立,就是为了和外资合营,因为个体户不具备完整的法人资格,所以光彩实业的老板才想方设法申请营业执照。

两权相较,取其轻。

对村里来说,成立公司是最好的选择。

成立公司后,可以解决两大难题,一是建设厂房的问题,二是公司可以和黄河实业联营,税收方面有优惠,不让內销?没问题,黄河实业把產品都卖到日韩欧美,就不存在问题了。

想到就干。

但是这事,要跟田建康商量一下,如果县里没人支持他们,估计县里那帮老古董能拖就拖,拖上一两年都有可能。

刘世廷看杨仕海已经吃完了,问道:“杨主任,我想打个长途。”

杨仕海擦了擦汗,说道:“这有什么难的?走,我带你去。”

邮电局业务大厅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

一队是寄钱的。

一队是打电话的。

营业大厅一角,有十来个电话间,类似於后世取款机的小隔断。

轮到你打电话,拿著营业员开的票去小隔断打就行。

“小白,给我开个电话间。”

营业员諂媚地笑了笑,“好的,杨主任,你稍等。”

“哎哎,你怎么回事?怎么插队?”

杨仕海回头,目光不善的盯著对方,“我是邮电局的。”

对方本来感觉自己挺吊,可一听杨仕海是邮电局的,立刻低下头,不敢和杨仕海正视。

“小白,这是我家亲戚,以后他来打电话不用排队哈。”

“杨主任,放心吧,我记住了,这位同志,以后你来了提杨主任的名字就行。”

“杨哥,谢了。”

姓白的营业员开了一张票,跟刘世廷要了两块钱当押金,多退少补。

“杨哥,我打完电话就回去了哈。”

“行,那我就不留你了,对了,还有件事。”

“杨哥,啥事?”

“昨儿,我妈跟我说,以后邵美的工资,都直接交给她,您看……”

刘世廷心里非常腻歪。

什么她妈的你妈说,应该是你们两口子想要吧。

刘世廷笑道:“行,我找杨邵美说一声哈。”

“哈哈,刘老板,谢谢,谢谢。”

刘世廷把条子递给电话间的工作人员,人家已经开始计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