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多仓还没消化完刘世廷带来的震撼消息,又听刘世廷说道:“人家也说了,如果品质好,將来还能涨收购价。”

“世廷,你没开玩笑?”

“没开玩笑,这事能不能干,您得给俺句准话,要是不能干,俺就去辞了人家,要是能干,俺就去跟他们谈谈。”

“能干,能干。”

不能干的是傻子。

“要是咱们干,人家也提了几个要求,您得满足人家。”

“啥要求?你说,只要不犯法,俺都答应。”

“以后不准用集体的名义给人家供货,人家让咱们去拿个体户执照,从九月一號开始,人家只认个体户,九月一號之前,还是按照目前的分成模式销售。”

“个体户?”

“对,最好村里联合成立一个个体户。”

“这咋成立啊?”

“大家按照家庭入股唄?”

刘多仓更懵了。

本书首发 读小说上 101 看书网,101????????????.??????超省心 ,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个体户很好理解,最近两三年,镇上出现了不少个体户,政府也不管了。

可是人家都是一个家庭一个家庭的成立个体户,全村集体成立一个个体户?怎么操作?

刘世廷把后世的股份公司的模式介绍了一遍。

现阶段,国家还不允许成立私营公司,最早的私营公司叫光彩实业,今年年底才会批准成立。

但是现阶段,完全可以先操作起来,等光彩实业拿到了营业执照,他们再转成公司就是了。

刘多仓考虑了至少十分钟,这才说道:“世军,去喊其他的大队干部,咱们一起商议商议。”

人多力量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十分钟后,刘世强他们都到了。

刘世廷又不厌其烦的介绍了一遍。

刘必军毕竟是村里的会计,见多识广,听完后,小心翼翼的问道:“廷叔,我怎么感觉你说的这一套是旧社会时期的公司模式呢?”

“哈哈,必军,还是你有见识,就是公司的模式,但是披著个体户的外衣。”

“咱们村七百多户,都写在营业执照上?巴掌大的纸,也写不开啊。”

“所以,咱们派一个代表去办个体户营业执照,但是私底下,我们要根据大家入股的资金多少划分股份,將来国家允许成立私营公司了,咱们就可以直接转成私营公司了。”

“能行吗?”

“我说行,就一定行。”

无知者无畏的刘世军说道:“世廷说行就一定行。”

四个村干部都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刘多仓才说道:“俺去镇里开会的时候,领导们也一直在说什么经济形势共存,好像就是这个意思,而且,只要咱们成立了个体户,人家公家就按照一斤豆豉鱼九毛钱收购咧。”

“奶奶的,干了!”,治保委员刘世文说道:“你们要是不敢干,俺就挑头干,刚才俺盘算了盘算,要是一斤给九毛钱,俺一家一天能打一两百斤小鱼,炸干了也得一百斤,一天就是九十块,比城里人赚的都多。”

九十块钱的吸引力,远大於什么一切为了村民之类的口號。

“也不能让挑头的人白干,俺的意思,挑头的要拿工资,一个月至少五十块,还需要几个负责人,也得给工资。”

“像渔业合作社那样?”

“对。”

83年,镇上几个能人,就组织成立了全市第一家渔业合作社,专门和县水產公司抢生意。

但是这个渔业合作社的性质还是集体,归属於镇渔业站管理。

“俺在这,哪轮得到你?”,刘多仓不悦的说道:“俺挑头干了。”

“书记,你挑头是最好的,你的威信高,大家都服你。”

“就这么说定了。”

刘世廷说道:“军哥,反正最近也没事,你把大家入股的管理制度写一写哈,到时候大家都签字认可,就可以入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