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比非洲奥德赛还牛逼
“田叔叔,您认识市副食品公司的经理吗?能不能帮我牵个线?”
“豆豉鱼的事情?”
“嗯,我想试试市里能不能打开销路。”
田建康思考了好一会,说道:“丰富老百姓的餐桌,是好事,这样,我帮你联繫一下市副食品公司的副经理,你去和他们谈谈吧。”
刘世廷大喜。
有了田建康的帮助,事半功倍。
副食品公司一般是三级供销网络,市一级的副食品公司负责县一级副食品公司以及供销社系统的区域性批发业务,县一级副食品公司负责门市部和乡镇供销社的物资供应。
只要拿下了市一级副食品公司,就能通过市副食品公司,把產品覆盖到全市。
半个小时后,刘世廷拿著市副食品公司副经理的联繫方式离开了县政府。
“田晓梅,我能不能借一下你的自行车?”
“啊?”
“你放心,我租,给租金。”
田晓梅感觉她和刘世廷之间的关係,在快速升温。
从上周日他在家属区门口堵自己开始,后来借钱,现在又借自行车。
“我要去市里,可我家没自行车,要是你能帮我搞一张工业票也行。”
相比较而言,还是借自行车比较简单。
看著刘世廷骑著自行车走了,田晓梅心里竟然微微有点小雀跃。
回到家,刘世廷的眼睛都直了。
厨房里、堂屋里,一筐一筐的小黄鱼都炸好了,目测至少有五六百斤。
李翠芝从饭屋露出头,“老大回来了?你过来尝尝味道怎么样。”
饭屋里,大铁盆里已经放了至少一百多斤豆豉鱼成品。
刘世廷尝了一口,味道还不错。
现阶段,就不要过分的讲究品质了,能出来那股浓香的味道就算不错了。
等將来做大了,再慢慢进行品质控制吧。
刘多邦紧张的问道:“老大,人家能吃下这么大的量吗?”
“能,肯定能。”
刘世廷想了想,说道:“爹,一会我先把这些鱼送到县里,你和娘在家把鱼都做出来,放进塑料桶里,咱借一下必军的骡子和地排车,明天一早,我们去市里。”
刘世廷怕父母担心拿不到钱而消极怠工,所以又拿出来了五百块钱,“这是人家付的定金,一次要一千斤呢。”
李翠芝开始埋怨起来,“一千斤?我和你爹不吃不喝,也炸不出来啊。”
“一会我去找多仓叔聊聊,让多仓叔找几家可靠的人家,帮咱炸鱼,只是最后一步蒸鱼,咱们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刘多邦考虑了会,说道:“要是多仓出面最好了,可咱给人家多少钱啊?”
“三毛五一斤咋样?过段时间,再把价格提一提,提到五毛钱。”
隨著刘世廷要的小黄鱼量越来越大,原来不值钱的小黄鱼,肯定要涨价。
目前,副食品公司的收购小咸鱼的价格,基本在两毛钱左右,而市场价大概两毛五,炸一炸就涨一毛五,很合算。
李翠芝提醒了一句,要是有人家肯卖豆豉,也得买点,家里的不够用了。
“你去县里吧,我和支书去谈。”
刘世廷明白,老爷子怕刘世廷惹上麻烦,所以他去出面谈这事,將来出了事,也是刘多邦的事,不会牵连到刘世廷。
“也行。”
刘世廷带著四桶豆豉鱼进县里了。
一结帐,三百四十斤。
“刘大哥,能不能帮我个忙?”
“什么忙?”
“帮我盖个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