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废话,赶紧盖章。”

刘世军把村里的公章翻出来递给了刘世廷。

刘世廷二话不说,啪的一声盖了上去。

“一会我去喊你,一起走。”

刘世廷挥手表示知道了。

自从去县里读高中,刘世廷就和刘世军一起上学读书,尤其是每周放的这天假,刘世廷都要坐刘世军的自行车一起回来。

回到家里,一百多斤鱼已经上锅蒸了。

“你们干啥呢?”,刘多邦回来了,“家里什么味?这么香?”

刘世廷赶紧向爹爹解释了一下。

刘多邦的眉头一下皱了起来。

见刘多邦要装菸袋,刘世廷赶紧接过来,帮刘多邦装了起来。

帮刘多邦点燃后,刘世廷熟练的撕了一张妹妹的作业本,给自己卷了一根菸捲。

真呛。

刘多邦没有丝毫阻止刘世廷的意思,吸菸有害,身体健康,全民皆知。

“你知道你多银叔的事吧?”

“知道,投机倒把,到现在还没出来,但这次不一样,我是帮我同学干活,人家背后有公家,不算投机倒把。”

“赚钱的事,不用你操心,有我就够了,俺听他们说,你的学习成绩不错,今年说不准能考上呢,你安心读书,其他的事不用你操心。”

刘世廷说道:“爹,学费杂费书本费,俺们兄弟姊妹一年要五十块左右,指望您一个人,怎么够啊。”

李翠芝也从饭屋里出来了,小声说道:“掌柜的,俺让老二算了一下,一斤咱能赚五分钱,一百斤就是五块,反正我们娘几个閒著也是閒著,一天就把老大一学期的学费赚出来了,何况,咱们又不用去卖。”

刘多邦沉默了好一会。

刘世阁从饭屋里出来,一眼就看到老大双手之间的菸捲,好像抓住了刘老大多大的把柄一样,惊叫道:“爹,刘老大抽菸了。”

一家子人没人搭理这个“精明”的老二。

刘多邦確实犹豫了。

虽然堂兄弟刘多银的前车之鑑摆在这,可是禁不住一天就赚了五块钱的诱惑。

打鱼確实赚钱。

可是也就五六月份这短暂一段时间的鱼情好,带鱼要进渤海湾產卵,日產量高,带鱼价格还高。

这两个月估计能赚一百多块,冬天还有一波鱼情,能赚百十块,其他时间全靠老天爷赏饭吃。

但是沿海地区的盐碱地上不长庄稼,大部分时候要买粮食吃。

一家六口人,还有四个学生,这点钱根本就不够。

能多赚钱,谁不想多赚钱?

菸袋锅里没有一丝烟气了,刘多邦才磕了磕菸袋锅子,“要是查住了,你就说是俺让你乾的。”

“哎,爹,你放心吧,不会查住的,公家作保呢。”

刘多邦能同意,非常难得,毕竟全村人都知道刘多邦最老实胆小。

也许,生活的重担,压的刘多邦这个老实人不得不鋌而走险了,否则四个孩子读书怎么办?

其实,刘世廷还是耍了心眼。

按照他和县副食品公司的约定,一斤鱼卖一块八,虽然带上了二两豆豉半两油,但价格远比他报给父母的要高。

不是刘世廷不想孝敬父母,而是他需要钱。

今年肯定能考上大学,上了大学,刘世廷也不打算閒著,至少要搞点事业出来。

卖豆豉鱼?白瞎了重生这一次了。

具体干啥?刘世廷准备走一步看一步,要是去了京城,就买四合院屯著,要是去了松江,就买老洋房屯著,反正都需要钱,还不是一点半点的钱,需要很多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