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金陵
隆兴皇帝笑了笑,贾家估计能被嚇个半死。
戴权凑上前,压低声音:“东林党的人在追查那件事......”
“哼”了一声,隆兴皇帝:“没留下什么蛛丝马跡吧?”
戴权:“已经全部处理了。”
“这个小畜生!”隆兴皇帝径直走了出去。
戴权苦笑了笑,他和皇帝怀疑过太子,甚至猜测是大皇子的苦肉计,没承想是文文弱弱的三皇子,他书读得最多,开口闭口不离“圣人教诲”,竟会做出这等......若非司礼监的密探拿到了確凿证据,打死他都不相信。
可查到了又能如何?必须帮他隱瞒。一旦传出去,先不说外朝会如何,皇室內部就会掀起血雨腥风。
希望皇上能早做决断吧。
......................
隆兴皇帝不知道,忠靖侯史鼎还给贾母写了一封信。
荣庆堂
“珍大爷来了!”
门帘一掀,贾珍从外面走了进来。
“老太太!”
贾母“嗯”了一声,將手中的书信一递,“看看吧。”
贾珍接过一看,吃惊地望著贾母。
贾母嘆声道:“祖宗保佑啊!”
贾珍回过神来,忙道:“定是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庇佑,才得以逢凶化吉!”
贾母点了点头,“立刻打发人去金陵,闹出笑话来就不好了。”
“是!”
贾珍將信递还给贾母的大丫鬟鸳鸯,又道:“这就让人把门口灯笼去了,放鞭炮庆贺,也冲冲晦气!”
“不急,明儿个再取也不迟。”贾母道。
贾珍怔了一怔,跟著咂摸明白贾母的话后,心中一笑:老太太这是对二房不满了,借著匾的事敲打她们呢。今晚,二老爷、二太太估计要睡不著了!
......................
当然了,也有不知道的人。
农历五月的金陵,天儿正热。树上知了“知了知了”叫个不停,听得人心头更燥。
与普通老百姓利用自然环境降温不同,大户人家有专门的“凉房”“水榭”等,再摆放冰块,让僕人在一旁摇扇子,甚至还有精致的解暑甜点,轻鬆度过酷暑。
午后的日头正烈,屋里却凉丝丝的。
铜盆里的冰块冒著凉气,被小丫鬟手里的团扇轻轻一扇,便化作凉丝丝的风,拂过上首的帐桌。
桌旁坐著一对母女,正翻著帐册,不时低声说著什么。
那妇人四十上下年纪,长相与王夫人有著几分相像,不过却多了些许和善;少女瞧著模样约十二三岁,年纪虽小,却生得极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举止嫻雅从容,自带一股温润宽厚的气度。
这对母女正是薛姨妈和薛宝釵。
薛宝釵將帐册一合:“上个月又亏了不少本钱。”
薛姨妈重重地嘆了口气,她们薛家自前朝起,就是金陵城数一数二的富商,本朝更是被赐予紫薇舍人的官职,可惜丈夫弟兄俩不明不白地死在了京城,儿子薛蟠性情奢侈,终日里斗鸡走马,游山玩水,靠著亲戚的帮助才在户部掛了个虚名,家族生意一落千丈。
薛宝釵又拿起了另一本翻了翻,沉默了片刻,道:“除了当铺、盐號、米行和香料铺子,其他铺子......都处理了。”
薛姨妈犹豫了一下,“是不是再等等?”
薛宝釵轻摇了摇头:“哥哥不善经营,对铺子上的事一窍不通......这些铺子之所以亏钱,多半是伙计懈怠、中饱私囊......留著徒增消耗。”
薛姨妈沉默了。
薛宝釵拉起母亲的手,“哥哥还年轻,没经过什么事儿,过两年就好了。”
薛姨妈嘆了口气。
“妈!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