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的灭亡,我认为不修德行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还有其他的因素存在,比如元庭中枢对我汉人的歧视与区別对待,土地兼併严重到了几乎遍地流民的地步。”

“百姓没饭吃,官员贪腐问题已经达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而到了各地义军突起,元庭中枢的財政危机却根本使他们无力镇压,只能通过有数能够调动的军队来进行屠杀式的残暴镇压,再加上元庭对於路线问题始终都是摇摆不定,中枢派系林立,更是因为政见不合两派展开廝杀,在元顺帝即位前,短短不到四十年的时间里,元庭就更换了九名皇帝。”

“財政危机无法解决,只能在税收上不断增加各种苛捐杂税,导致百姓民不聊生,元庭中枢则是內斗不断,以至於各路义军开始北伐之时,他们內部的斗爭还未停止,最终才会导致元庭传承不到百年便走向灭亡。”

朱允熥將自己前世的见解开口说了出来,也让周围眾人一个个都听得目瞪口呆。

尤其是朱允炆,此刻面对朱允熥,竟然有了一丝自惭形秽的感觉,若单单说元庭的灭亡,他也好,其他人也罢,未必就比朱允熥差,可结合各种因素来阐述,需要强大的自信自己的观点没有错,才能达到如此侃侃而谈的地步。

中书舍人刘三吾,翰林学士黄子澄,方孝孺,三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他们发自內心的震惊。

想想以前的朱允熥,再看看现在,若不是他们亲眼所见,真的会以为这是变了一个人,不再是原来的那个朱允熥。

这么多年来如此藏拙,这位三皇孙殿下的胸中沟壑,怕是常人所不能及啊。

治国之道,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虽说都是读书人,也十分清楚这样的道理,每天的课程都是固定不变的,对皇子皇孙来说,能够提升自身学问的同时,还能从中领悟出治国之道,这才是他们这些师傅真正的作用,否则皇帝干嘛非得专门找当今大儒或者博学之人任教,隨便上过几年私塾的都能教导了。

……

早上的课程刚刚结束,谷王朱穗,寧王朱权等人立刻就朝著朱允熥围了过来。

“熥哥儿,都说士別三日当刮目相看,你这是不是也太惊人了一点儿?我都怀疑你到底还是不是我认识的熥哥儿?”

“对啊,感情你原来那副模样都是装出来的?搞得我们都以为你跟我们一样,连论语都背不全呢。”

“废话少说,熥哥儿,你可是骗的我们哥几个好苦啊,没说的,必须请客,至少也得在迎客居摆一桌。”

“对,必须摆一桌。”

朱允熥苦笑道:“各位王叔,迎客居的消费可不低,我身上可没那么多银两,要不改天吧?”

迎客居可是整个应天府极为有名的酒楼之一,消费自然不低,现在朱允熥还没有封王,每年也就只有一千两的俸禄,除去许多开销之后,剩下的可不多了,而且大部分都在吕氏手里,他现在能拿出来的,一百两都不到。

就这几位一副吃大户的模样,他真担心钱不够,总不能吃霸王餐吧,更何况他现在要在老朱那里立好人设,私自出宫可不大好。

“我还以为多大点事呢?熥哥儿放心,只要你开口,银两我先借给你就是了。”谷王朱穗立刻拍著胸脯说道。

他们都是十岁到十二岁就封了王的,每年有著一万两的俸禄,自然不是现在的朱允熥能比的。

“对对对,熥哥儿,走吧,不够你十七叔,十八叔这里都有,反正算你借的就行。”寧王朱权也连忙说道。

“那好吧。”朱允熥想了想,答应了下来,正好他也打算出去看看,大明洪武时期的京师,到底繁华到了怎样的程度呢。

听到朱允熥答应,几人顿时喜笑顏开,纷纷勾肩搭背拉著朱允熥,生怕他跑了一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