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他暗暗坚定了决心后,也终於忍不住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只觉心中一块大石头悄然落地。

恰逢此时,率先驶来的大唐龙旗,也终於到了眼前。

望著越来越近的龙旗,高力士果断敲击胸甲,厉声吼道:“圣人驾至,謁拜!”

高力士的嘶吼声盖过了呼啸的寒风,连带著回神的李清在內,纷纷朝奔来的龙旗弯下了腰。

一直到导路的大唐龙旗自眾人身旁驶过,高力士才拖长尾音喊了声:“起~”

只是还不待眾人喘口气,代表李隆基行驾的天子龙纛,也接踵而至。

高力士声音尖细,再次吼道:“圣人驾至,再拜!”

眾人赶忙隨著高力士的喊声,再次朝龙纛拜了下去。

而隨著龙纛驶过,独属於当今圣人李隆基的乘舆,也终於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礼》载:“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当日李清成婚时,出动去亲迎的仪仗马车,是用五匹白马所拉。

那五匹白马,代表的便是他诸侯王的身份。

而今日,李隆基的帝王车輦,则是彻彻底底以六匹白马拉就,豪华如移动宫殿。

“陛下驾至,三拜!”

到第三拜时,高力士对李隆基的称呼,也从圣人变成了陛下。

这是因为在大唐,圣人只是臣子对皇帝的口语化称呼。

就如汉朝称皇帝为大家,宋朝称皇帝为官家,明朝称皇帝为皇爷,万岁一般,都是表示亲近之意。

而到了正式场合,以及书面公文上,便还需使用陛下为敬称。

恰如此时,眾人纷纷行礼,口称:“参见陛下!”

李清也是其中一员,他静静的弯著腰,用余光打量著越来越近的李隆基车驾,眼中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李隆基到了,太子李瑛的阴谋还会远吗?

他究竟会怎么对付他呢?

还有李隆基,此番来到洛阳,又是否会如歷史上那般,对杨玉环见色起意?

李清思绪纷飞,一时间说不上来自己是个什么心情。

但就在此时,一阵宏大的礼乐声,忽然打乱了他的思绪。

然后,他便陡然看见,一眾前来迎驾的洛州官员,皇亲国戚,以及卫士甲士仪仗队,像是羊癲疯发作了一样,开始隨著突如其来的礼乐声摇头晃脑的抽起风来。

出迎圣驾的宏大场面秒变蹦迪现场,顿时看得李清目瞪口呆。

不是,这也太抽象了吧?

上一秒还好端端的,怎么下一秒就开始摇头晃脑了,这是干什么?

李清人都傻了,这......他是跟还是不跟?

他不知道的是,这其实也是大唐正统礼仪的一部份,叫做舞贺,官方称之为拜舞。

舞贺,拜舞,顾名思义,便是百官舞蹈称贺,表欢欣鼓舞之意。

而这种行礼方式,大抵可以追溯到贞观年间的长安舞王頡利可汗謁拜太宗皇帝时所行之礼。

后逐渐融於朝会,渐渐的,便成了一种给皇帝行礼的特殊方式。

甚至在官方的记载,百官舞贺之后,还需亲吻皇帝的靴子,以表崇敬之意。

不过汉人总归还是要点脸的,所以这一步就被直接省略了。

倒是歷史上的安禄山,在覲见李隆基的时候,曾数次完整的演绎过这样的礼节。

然而,李清不知道这些啊,且原主的记忆碎片中,也没有相关的记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