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喝足,两人都恢復了一些体力。

侍女收拾好房中狼藉,又去准备热水打算给二人沐浴。

待二人沐浴完毕,天色也彻底暗了下来,王府里的宾客们逐渐散去,整座王府都回归了安寧。

重新铺好的床榻上,夫妻二人静静相拥。

李清也终於有了心思,可以好好的思索一下自己的处境。

但其实他都不用细想,便能很轻易的理清思绪。

因为作为一个先知先觉者,他未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歷史其实早已给出了答案。

首先夺嫡是必须的。

因为自古以来,但凡参与了夺嫡的皇子,就只有两个下场,要么胜,要么死,所以他想保住小命,就只能和太子一系来个不死不休。

但仅仅是夺嫡,也还不够。

毕竟就算他成功当上太子,李隆基想废了他,或是杀了他,依旧轻鬆如杀狗。

因此,他如果在保命的同时,还想保住自己的老婆和名声,就免不了要和隱藏大boss李隆基来个生死solo。

总之,站在他这个位置上,他要是不想沦为弃子,最终丟了脸面丟老婆,乃至於丟掉性命,他就必须要去爭,去抢!

但话又说回来了,他到底怎么去爭,怎么去抢,其实也大有讲究。

而眼下,摆在他面前的路,有两条。

其一、便是如歷史上那般,藉助武惠妃的力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將太子一系,以及藏在暗中坐山观虎斗的李亨一系扫进歷史的垃圾堆,先把太子之位搞到手。

然后再依靠自己的先知先觉,在朝堂上辗转腾挪,与李隆基暗中打擂,爭个胜负。

但这样做,风险极大。

因为光凭武惠妃的力量,很难同时应对这么多对手,一旦不能短时间內得手,或是计划有所泄露,那寿王一脉,绝对会被群起而攻之。

再者,李隆基那个老均衡人,也肯定不会放任这样的情况出现,毕竟帝王之术在於制衡,在於平衡各方势力。

李隆基之所以在扶持他与太子李瑛相爭的同时,还要暗戳戳的给予李亨许多暗示。

为的就是让李亨从旁牵制,使得他和李瑛不敢摒弃一切一心爭个你死我活,生怕他们爭得两败俱伤后,被一旁渔翁得了利。

一句话,唯有三方相爭,李隆基才可稳坐钓鱼台,成为九天之上唯一的裁决者。

所以,他若是想打破这个平衡,恐怕李隆基就要第一个不同意。

其二、便是脱离朝堂,留在洛阳暗中谋划,暗中积蓄力量,然后等到合適的时机,比如等到安史之乱爆发后,再站出来收拾旧山河,將那些乱七八糟的人和事一块儿打包送走。

只不过这么做,风险更大。

因为一旦隱藏不好,那他未来要面对的敌人,恐怕就不单单只是一群兄弟和一个生物爹李隆基,只怕连宗室和满朝文武乃至於地方军头都要將他视作眼中钉。

毕竟皇子夺嫡和亲王造反,那完完全全是两个概念。

並且依照李隆基那防儿子比防狗更严的性子,也未必会给他一直留在洛阳暗中发育的机会,只怕早晚会叫他回去长安,继续牵制太子一系。

......

总之这两条路,不管选哪一条,都有著坠入万丈深渊的风险。

都不好选,也都不好走。

当然,要说其他选择,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

比如他还可以转投隱藏大腿李亨麾下,依靠穿越者的先知先觉,辅助李亨登上那个位置,然后如李宪一般,做一个人人称颂的贤王。

甚至,他还能直接自曝穿越者身份,把自己偽装成一个神棍。

这些,都算选择,只是这些选择,李清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直接一票否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