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微服私访
几乎是话音刚落,两道身影便如同鬼魅般从屏风后闪了出来,无声地跪倒在地。
曹化淳,西厂提督,如今是朱由检最锋利的刀,最隱秘的耳。
他整个人仿佛都融入了阴影之中,面容阴沉,眼神如鹰隼般锐利。
徐应元,新任司礼监掌印太监。
这位从朱由检还是信王时就跟在身边伺候的老人,在阅尽了宫廷风波、深感年老力衰的老太监王体乾上疏祈休后,被朱由检力排眾议,提拔到了这个內廷权力最大的位置上。
与曹化淳的阴鷙不同,徐应元面容和善,甚至带著几分憨厚,但他那双偶尔闪过精光的眼睛,却证明他绝非一个简单的老好人。
“奴婢在。”两人齐声应道。
“朕要出宫一趟,你们去准备一下。便服,不要惊动任何人,从东华门出去。”朱由检的语气不容置疑。
“陛下!”徐应元大惊失色,立刻叩首道,“万万不可!如今京城鱼龙混杂,年关將至,防卫最是鬆懈。您乃万金之躯,怎可轻出宫禁?若有丝毫差池,奴婢等万死莫赎啊!”
曹化淳虽然没有说话,但也是一脸凝重,显然极不赞同。
“朕意已决。”朱由检摆了摆手,语气淡漠却充满了决断,“有你们两个在,再加上几个西厂的好手,能有什么差池?朕若连自己的京城都不敢踏足,还谈什么扫平天下?朕只是想去看看这人间的烟火气。你们放心,朕自有分寸,只在內城转转,天黑前必回。”
看到皇帝如此坚决,徐应元和曹化淳对视一眼,知道再劝无用。
徐应元是忠心耿耿,担心的是皇帝的安危。
而曹化淳则在短暂的惊愕后,心思急转。
皇帝微服出巡,这对於他掌管的西厂而言是一次巨大的考验,更是一次展示自身价值的绝佳机会。
若是能將此事办得滴水不漏,必然能让皇帝更加倚重西厂。
“奴婢……遵旨。”两人最终只能无奈地领命。
半个时辰后,一辆极其普通,甚至有些陈旧的青布小马车,混在出宫採买年货的诸多车辆中,悄无声息地驶出了东华门。
车厢內,朱由检已经换上了一身藏青色的细布长袍,外面罩著一件厚实的黑色羊皮袄,头上戴著一顶普通的暖帽,看起来就像一个家境殷实的富家公子。
曹化淳和徐应元则扮作了管家和长隨的模样,一左一右地坐在他身边,神情肃然,耳朵却时刻警惕地听著车外的动静。
马车前后还跟著若干名西厂的番子,他们都换上了寻常百姓的打扮,有的像小贩,有的像伙计,散入人群,却始终將马车护在核心。
马车驶过护城河上的石桥,真正的京城市井气息扑面而来。
不同於皇宫的寂静与规整,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喧闹鲜活的气氛。
街道两旁的店铺,都掛出了各式各样的幌子。
布庄门口掛著鲜艷的绸缎,米铺门口堆著高高的粮袋,茶馆里飘出说书先生抑扬顿挫的腔调和茶客们的叫好声。
街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叫卖声此起彼伏,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卖瓜嘞!又香又脆的关东!祭灶必备嘞!”一个货郎挑著担子,担子一头是冒著热气的锅,锅里熬著金黄的麦芽,另一头则是沾满芝麻的瓜。
“剪窗,贴福字!快来看这新样式的『五福临门』、『连年有余』!”一个老秀才模样的读书人,在地上铺开一张毡布,上面摆满了大大小小、字体各异的“福”字和剪裁精美的窗。
“新到的卫辉鞭炮!个大声响,崩走一年晦气!”一个伙计站在一家杂货铺门口,卖力地吆喝著,脚边堆著一串串用红纸包裹的鞭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