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是这样,但是除了调解结案外,实践中,劳动仲裁后,当事人十有八九都不服,肯定会去法院起诉。
有的打完一审还要打二审,別看钱就那么一点,程序却一点都不少,还多了一个劳动仲裁。关键是劳动仲裁还是个前置程序,业务水平怎样,时间长了你就明白了。相比之下,律师更愿意跟法院打交道。”
“所以……”
“所以很多律师都不愿意参与劳动仲裁,反正也要去法院,与其再折腾一回,不如省些时间和精力。
劳动仲裁委爱怎么裁就怎么裁,你高兴就好,反正案子到了法院,法官会要重新审理,不会看裁决结果。”沈浪靠在椅子上,翘著二郎腿,慢悠悠的说道,眼中充满了不屑。
哈?所以我只是在垃圾时间里,耗费了精力,走完了一个程序,没有任何意义,空欢喜一场?
陈夏愣住了,但转念又一想,不对呀,若真如此,为什么还要设置劳动仲裁委?不对,绝对不对,虽然陈夏也搞不懂这是为什么,但是她觉得沈浪说的也不完全对,她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她在用学到的知识帮当事人伸张正义,並且得到了劳动仲裁委的认可。
就在陈夏发呆的时候,沈浪又开口了,“別怪我没提醒你,对方的律师很可能是个难缠的对手。”
“难缠?”
“对,水平不一定高,但是很可能会搞得你手忙脚乱。”
“为啥?”
“你想想,一个律师能说服公司不去应诉,那说明什么?”
“说明什么?”
“首先,这个律师有两把刷子,能说动老板,否则即便律师不去,公司也会派人参加劳动仲裁。对不对?”
陈夏默默的点了点头,这符合逻辑。
“其次,这个律师不缺钱,如果缺钱,他肯定会参与劳动仲裁,多一个程序多收一次费用,他没理由不赚这钱,但是他也不会很有钱,赚大钱的律师,是不会把精力浪费在这种案子上的。”
陈夏愣住了,没想到这货居然通过一点小事,分析出这么多东西,真的假的?
“最后,一个没有大资源,又能忽悠住老板的律师,你猜他会不会很难缠?
我再附赠你一个忠告:每一个能在红海中倖存下来,並成长起来的律师,都必有过人之处,或技术过人,或能力过人,或资源过人,或胡搅蛮缠过人,或脸皮过人,又或者兼具。千万不要小看你的对手。”
陈夏看著他,心中又补了一个:或狡诈过人。估计这货把这一点归入到能力中了。
“哦,对了,差点忘了你办的是法援案件,案子已经结了。你可能没机会与对方律师对庭了。”沈浪作恍然大悟状,一拍脑门说道。
陈夏知道沈浪说的是事实,之前她跟几个办过法援案子的律师助理交流过,收到裁决书后,法援案子就算结了,需要向法援机构上交结案归档材料。
不管如何,她都没机会了,此后如果被申请人不服,跑去法院起诉,当事人再需要法律援助,法援机构会重新指派律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